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红色资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
民伟大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力武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精神滋养。如何用活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推动文
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保护好红色资
源是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基础。我国红色资
源星罗棋布,数量众多。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3.6 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 100 万件(套),革命
博物馆、纪念馆超过 1600 家。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对红色资源
的保护和开发取得积极成效,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极少数地区依
然存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不到位、研究不足、监督制度不健全等
问题,部分珍贵红色资源面临遗失、湮没、无人问津的风险。
因此,加大红色资源系统性保护刻不容缓。一是摸清红色资
源底数。系统统计、分类并编制完善红色资源名录及资源地图。
二是推动红色资源分级分类保护管理。例如,对稀缺性红色资源
实施最严格保护;对濒临消失的红色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对革
命文物、遗址遗迹进行修复性保护;对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等红
色资源加强研究性保护。三是加强红色资源法治保障。筑牢法治
屏障是保护红色资源的重要举措,将保护传承红色资源实践中行
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法律层面,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法治化。
时代之变呼唤红色资源创新利用,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
变革,推动红色资源利用方式创新,是新时代传承红色血脉、赓
续红色基因的题中应有之义。
抓住我国红色旅游快速发展机遇,把红色资源“用起来”。
加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研学旅行业态等深度融合,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