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文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
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
艺创作生产是创造性劳动,其核心在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
的根本属性。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必
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提高质量作为文艺创作
的生命线,不断推进文艺创作走进个体的人、走进人的心理、走
进人的生活需要,形成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激
发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动能。
以个体发展为基,激活文艺创作的价值动能。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是文艺创作的价值原点。人不是一个抽象符号,而是一个个
“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人的集合”。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要
站稳人民立场,首先必须走进个体的人,着力推动“做人的工作”
与文艺精品创作深度贯通。一方面,文艺人才和文艺工作者应该
认真研究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特点,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掌握群
众的情感诉求,体察群众的观念变化,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达形
式为人的思想解惑、精神解忧、文化解渴、心理解压,促进个体
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文艺创作要注重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导向,用独到的思想启迪和润物无声
的艺术魅力,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文艺塑造人格、
净化心灵、引领风尚的载体作用,创作出更多以人民为主角的精
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奉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以情感共鸣为魂,涵养文艺创作的精神生态。情感共鸣是文
艺创作的精神内核,也是连接作品与受众的重要桥梁。新时代文
艺创作需善于洞察不同时代主题中人的差异与多样,准确把握人
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