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围绕服务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
通道”,聚焦“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落地落实、“跨境融
合”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扎实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交通规划,科学谋划布局,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一是积极谋划“十五五”重大交通项目。组织开展《*市“十五
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深入调研、专家研
讨、征求意见等方式,明确“十五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
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市未来五年交通运输发展绘制
蓝图。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
意见建议。二是优化交通枢纽布局。推进*国际铁路港、*吴圩国
际机场、*港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加强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其中,*国际铁路港已建成运
营多个功能区,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
程(第二跑道)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将进一
步提升机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区域交通合作。积
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周边
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推进*至玉林、*至崇左等高铁项目建设,
加快*至北海、*至钦州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强与北部湾港
口的联系,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
(二)聚焦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方面,积极推进*南过境线、鹿寨至钦
州港公路(横县至钦州港段)、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等
项目建设。截至 6 月底,*南过境线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
计划的*%,部分路段已完成路基工程的*%;鹿寨至钦州港公路
(横县至钦州港段)完成投资*亿元,桥梁工程完成*%,隧道工
程完成*%。同时,全力推动“1 高速+2 国道”、G7522 贵阳—
北海公路(*至北海段)等项目开工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正在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等工作。普通国省
道方面,积极开展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已实施普通国省道大
中修*公里,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创建“养护提
质样板路”*公里,通过加强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提高了公
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农村公路方面,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实施农村新改建*公里,完成投资*万元;养护提升*公里,投资*
万元;村道安防工程*公里,投资*万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
1.59 万公里,农村公路网密度达 70.29 公里/千平方公里,城乡
交通一体化评级 100%达 4A 级及以上,有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二是铁路建设。*市现有在营铁路 13 条,总里程突破
1100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7 条,总里程超 600 公里,形成“六
向辐射”快速铁路网。南凭高铁崇凭段开通运营后,*至凭祥可
实现高铁直达,动车直抵中越边境城市,两地列车运行时间将由
现在的 4 个多小时压缩到 1 个多小时,进一步完善边境交通基础
设施,形成中国对接东盟便捷的运输通道。目前,正加快推进南
防铁路南钦段增建二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三
是水运建设。平陆运河(*段)建设有序推进,年初至今,平陆
运河全线建设如火如荼,近 2 万名建设者、4800 多台(套)大
型设备马力全开,紧盯全线关键路段(点)建设,坚持把好安全
关,有序加快推进枢纽混凝土浇筑、桥梁工程建设、金属结构安
装等重点工作,建设平稳推进。目前,《*港总体规划(修订)》
(送审稿)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港集疏运体系与枢纽多式
联运专项研究》《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交通物流组织》
通过中期评审;8000 吨级江海直达船型研究确定了最大尺寸方
案。同时,加快推进*港隆安港区宝塔作业区、*港六景港区高山
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运营。四是航空建设。
*机场 T3 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部分
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同时,积极
推进*吴圩国际机场与周边交通设施的衔接,完善机场综合交通
枢纽功能,提高旅客出行的便捷性。
(三)聚焦运输服务,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多方式公共交通融合发展。打造3个多方式换乘微枢纽,
实现轨道公交接驳率达 98%;推动多方式出行“一码通城”,实
现“运营一张网”和“出行一张票”;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
事,新增 6 条敬老、护学公交线路;结合产业园区、城乡及文旅
等方面,优化 10 条以上特色公交线路;稳妥推进 BRT 优化工作,
做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动态评估工作;稳定运营 44 条定制
客运线路,开通不少于 2 条道路客运旅游专线;加快汽车客运站
转型发展,开展 1 个以上客运站转型升级试点,实现“一站多
能”;优化出租汽车、共享电单车出行服务,拓展 95128 叫车热
线服务范围覆盖主城区;进一步规范网约车行业市场秩序,推动
网约车订单双合规率提升至 92%以上。二是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完善平陆运河(*段)、*吴圩国际机场、国际铁路港等交通物流
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更加便捷、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促进交通运
输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大货代”平台
统筹物流补贴发放,参与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营;推动生产企业与
运输企业供需对接,提高货源组织效率,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加快推进《*市分货类流量流向分析》项目的相关工作;强化粮
食、能源、农资农机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保障交通物流运输平
急结合、高效衔接;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
更好满足农村群众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三是优化行业营商
环境。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件
事”线上办件量提高 50%以上;常态化遍访服务重大项目重点
企业和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存在的
问题;做好规上道路货运企业服务指导工作,确保依法统计、
应统尽统;遍访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及 20 余个风电项目,持续做
好配电柜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全面落实规范涉企执法专项
行动部署,规范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
定的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港六景港区鹤笋作业
区 5 号泊位工程等招商项目加速落地;积极协调成立*市水上交
通运输协会,推动制定平陆运河特定航线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
法,解决平陆运河开通后“谁来开船”的问题。
(四)聚焦行业管理,加强安全监管,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齐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