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议,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借鉴“五声音阶”工作法等先进基层治理经验,
总结我县前期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县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参
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各常委、县政府相关副县长,各乡镇(街道)
党(工)委书记、分管基层治理工作的副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
负责同志,部分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代表等。刚才,*街道、*
镇、县民政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
各自在基层治理中的探索实践,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
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
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
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 2024 年底,全县
城镇化率已达到 62.3%,较 2020 年提升了 8.7 个百分点,大量人
口涌入城镇社区,基层治理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据统计,2024
年全县社区共受理群众诉求 12.6 万件,较 2023 年增长 18.5%,
其中涉及物业纠纷、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占比达
73.2%,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群众对优质基层治理服务的迫切需
求。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如
参考材料中提到的社区创新推出的“五声音阶”工作法,将党建
引领、民生服务等要素融入传统音乐框架,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
中的“老难题”,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就我县而言,
虽然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社区的“红色议事
厅”、*村的“积分制管理”等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与先进
地区相比,还存在治理理念不够先进、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多元
协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例如,在 2024 年全县基层治理满意
度调查中,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仅为 68.5%,对社区公共服
务的满意度为 72.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我们的
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基层治理创
新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
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认识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
位置,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学习先进经验,准确把握“五声音阶”工作法的核心要
义
参考材料中*社区的“五声音阶”工作法,为我们提供了基
层治理创新的生动范例。我们要深入学习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路径,
结合我县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的“定音鼓”
“宫音定调”强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这是基层治理的根本
保证。社区地矿小区党支部通过组建“红色指挥营”,每月组织
“一月一议”,有效解决了小区车位紧缺、电动车充电桩不足等
问题,半年内就为群众办实事 23 件,党员“亮身份、亮承诺”
的做法让党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我县各级党组织要借鉴这一
经验,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支
部建在小区、党小组设在楼栋,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截
至目前,我县已在城镇社区建立小区党支部 128 个,覆盖居民小
区 213 个,覆盖率达到 85.6%,下一步要实现全覆盖,并建立健
全党支部领导下的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协
调机制,每月至少召开 1 次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
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像社区退休党员曹大姐
那样,组建更多“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2025 年底前,每个
社区至少要培育 2 支以上稳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人
数不少于 20 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
能。
(二)聚焦民生服务,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 100米”
“商音润心”注重服务下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社区通过打造“15 分钟便民生活圈”和“惠民流动服务
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种便民服务,特别是针对行动
不便的居民提供“入户办理”,这种精细化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
泛好评。我县要以此为借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2025
年要实现全县城镇社区“15 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整合商
超、药店、医疗机构、文化场馆等资源,满足群众“衣食住行”
等基本需求。要推广“惠民流动服务点”模式,由民政、人社、
卫健等部门每月组织 1-2 次联合服务活动,将社保缴费、健康体
检、证件办理等服务送到小区,对于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
体,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服务无死角。据测算,通
过这种方式,每年可减少群众办事出行时间累计达 3.2 万小时,
极大提升群众的便利度。
(三)推动多元联动,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角音协同”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这是提升基层治理效
能的关键。社区通过建立“角音联盟”机制,将小区党支部、业
委会、物业、民警、律师等纳入共治体系,还创新推出“积分兑
换”“随手拍”等做法,有效解决了小区管理中的“顽疾”。我县
要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2025 年 6 月底
前,所有城镇社区都要建立类似的多元协同机制,明确各方职责,
形成治理合力。要推广“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商品或服务,激发群众参与
热情。同时,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基层治理数字
化平台,像社区那样,鼓励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加入“随
手拍”队伍,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2025 年要实
现全县基层治理问题处置效率提升 30%以上。
(四)强化居民自治,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徵音聚气”突出居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基层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