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2025年
半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纪
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
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可以说,上半
年我们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在此,我代表市纪委常委会,向奋战在全市
纪检监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
纪检监察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
神,全面落实*省及上级市纪检监察机关半年工作推进会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分
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刚才,*室、*室、驻*局纪检监察组、*镇纪委等4家
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有亮点,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
鉴。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在砥砺奋进中彰显新担当
上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
为,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政治监督是纪
检监察机关的根本职责。上半年,我们持续深化*常态化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
未决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我们的监督报告,今年上半年针对*湖流域水环境、农业
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排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150余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
题89个,与去年同期相比,问题发现的精准度提升了约15%,整改销号率达到
了92%,有效守护了*市的绿水青山。同时,我们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将监督探头
延伸至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严肃查处了
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我们聚焦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问题,对违规举债、统
计造假、搞形象工程等行为开展靶向监督,上半年共发现并核查相关问题线
索28件,给予提醒谈话12人,发出监察建议书5份,有力防控了决策风险和廉政风
险。
(二)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巩固。我们始终坚持“惩治腐败是政绩、让干部不
犯或少犯错误同样也是政绩”的理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数据显
示,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258件次,处置问题线
索1350件,同比增长8.2%;立案315件,同比增长6.8%;给予党纪政务处
分288人,同比增长5.5%,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18人,乡科级干部56人。这一系列
数据,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的
宏观态势同频共振,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中央反腐决心不动摇、惩治力度不削减的坚
定立场在*市的生动实践。我们坚持系统施治,针对查办的案件,深入剖析发案原因
和制度漏洞,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5份,推动相关单位建章立制60余项,腐败治理
的综合效能不断增强。
(三)纠治“四风”顽瘴痼疾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紧盯违规吃
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固性、反复性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今年以
来,已累计查处相关问题41起,处理62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5批次,释
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我们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针对“文山会
海”回潮、“指尖上的负担”变异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推动精简会议文件30%以
上,整合清理各类政务APP和工作群超过120个。同时,我们深化拓展“违规征订报
刊”、乡村建设盲目“造景”等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基层减负落到实处,让干部有更多
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
(四)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持续发力。我们坚守人民立场,把整治群
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
领域,我们部署开展了多轮次的集中整治,上半年共查处相关案件112件,给予党纪
政务处分98人,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们严肃
查处了3起教辅资料违规收费问题;在医疗领域,对2家医院存在的收受回扣、过度
检查等问题进行了严肃问责,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自身权
责,制定了个性化的履职用权负面清单。这些清单不仅涵盖了严禁以权谋私、利益
输送等廉洁底线,更将“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履职风险纳入其
中,划定了清晰的权力边界和行为红线。通过公开清单、述职评议、监督检查等方
式,该机制已在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方面初见成效,成为干部手中的“口袋
书”、行为上的“警戒线”。
二、存在问题剖析:在深刻反思中保持清醒头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
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和短板。这些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表现,必
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监督职责扛得不实。一些单位的政治监督仍然存在泛化、浅层化的问
题,满足于开会发文、听取汇报,未能真正深入到决策部署的执行末端去发现问
题、纠正偏差。日常监督“探头”作用发挥不足,习惯于当“消防员”,满足于线索处
置,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愿不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仍有不少盲区和
难点。
(二)案件查办质效不优。从上半年案件质量评查情况看,部分案件在程序规
范、证据标准、定性量纪等方面还存在瑕疵。有的案件调查不够深入,事实认定不
清;有的案件“四种形态”运用不够精准,存在以纪律处分代替组织处理,或以组织处
理代替纪律处分的现象。尤其要强调的是安全底线,虽然我们上半年守住了“零事
故”的底线,但个别办案点仍然存在风险隐患,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依然存在,“全程
安全、全员安全”的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
(三)集中整治力度不足。一些领域的专项整治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
况,没能真正触及深层次矛盾和行业性潜规则,存在“一阵风”现象。部门协同、上下
联动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纪委监察委的监督责任与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结合不够紧密,导致一些问题整改整治“上热下冷”“外热内冷”。
(四)信访处置效能不高。信访举报是反映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但目前我市的
重复访、越级访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初次信访办理质量不高,导致矛盾积累、问题
发酵。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有待加强,一些“骨头案”久拖不决,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
公信力。
(五)队伍建设仍有短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能
力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干部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