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以党的领导强化教育改革核心引擎,驱动教育强国梦想加速实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以党的领导强化教育改革核 心引擎,驱动教育强国梦想加速实现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以党的领导强化教育改革‘核心引擎’,驱动教育强国 梦想加速实现”这一主题开展专题党课。作为基层城管执法队伍的“领头人”,我想先问 大家一个问题:当我们谈论“教育强国”时,我们离它究竟有多远?是课堂上孩子们眼 里的光,是校园周边整洁的环境,是家长们放学的安心,还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 平、优质的教育土壤里茁壮成长?这些看似细微的“小场景”,恰恰是教育强国大厦 的“砖瓦”。而我们的工作,正是这“砖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城管执法,从来不是简 单的“管市容、查违规”,而是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与教育发展同频共振的“服务 者”“守护者”。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工作实践和对教育强国战略的学习思考,从四 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稳教育改革“方向盘”,从“国之大者”中找准城管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2025年是全面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对 于我们城管系统而言,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根本 问题。今年6月,我带队到县实验小学调研“护学岗”工作时,一位接孙子的老教师拉着 我的手说:“现在校门口乱停乱放的车少了,流动摊点的油烟没了,孩子们排队进校 园,我们看着就踏实。”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群众的“踏实感”,就是对我们工作最 直接的肯定;而这份“踏实感”的背后,是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 践。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服务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了“局领导包联 学校、中队对接片区、党员结对班级”的三级联动机制。比如,针对城区12所中小学周 边存在的流动摊贩、非机动车乱停、商铺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我们创新推出“错 时巡查+定点值守”模式:早上7:00-8:30、下午4:30-6:00,在实验二小、第三初 中等重点区域设置“护学岗”,由党员骨干带队,联合交警、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 治;同时,利用“城管通”APP建立“校园周边问题台账”,对反复出现的占道经营、噪音 扰民等问题实行“销号管理”。今年上半年,累计整改校园周边问题137处,投诉量同比 下降62%。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将党的领导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实践——只有把政治 标准贯穿工作全过程,才能确保教育改革的“方向盘”不偏、动力不减。 二、聚焦急难愁盼,耕好校园周边“责任田”,从“民生细节”中厚植为民情怀 教育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孩子们的“幸福感”里。而校园周边环境,正是孩 子们每天接触最直接、感受最深刻的“微环境”。过去,我们常把“执法”等同于“处 罚”,但现在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执法温度,在于主动发现问题、用心解决问题。去 年冬天,我在巡查中发现县第四幼儿园门口的“早餐摊”存在隐患:摊主为了保暖,用 煤炉生火,不仅产生大量油烟,还存在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我们没有简单取缔,而是 联合社区、学校召开“三方座谈会”,一方面向摊主宣传环保政策,另一方面协调附近 农贸市场提供合规的经营摊位,并补贴部分租金。现在,这家早餐摊搬进了市场内 的“便民服务点”,既解决了孩子的饮食需求,又消除了安全隐患。摊主王大姐感 慨:“以前总怕被城管赶,现在城管成了我们的‘贴心人’!”这样的转变,源于我们从“管 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跨越。今年,我们针对校园周边“隐形问题”开展专项调研:有 的学校周边文具店售卖“三无”产品,有的培训机构违规发放小广告,还有的流动摊点 利用上下学时间兜售“五毛食品”。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推出“三查三访”工作法:查 经营资质、查商品质量、查安全隐患;访学校需求、访家长意见、访学生反馈。截至 目前,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