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中会议上的讲话:在悖论中前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中会议上的讲话:在悖论中前行 盛夏蝉鸣,万物生长。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既是给上半年的 奋斗“算算账”,更是为下半年的冲锋“鼓鼓劲”。站在年中这个 节点,我想先和大家说一句心里话:对 X 而言,案源是活下去 的底气,是发展的引擎,是我们所有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案子 永远是第一。接下来,我们一起回望来路、直面挑战、共赴征程。 一、上半年:稳字当头,新旧同辉,我们不断攒底气 2025 年上半年,行业“内卷”白热化,但我们用实干稳住 了阵脚,更攒下了三个“硬底气”: (一)基本盘稳如磐石,新动能破土而出 传统业务是 X 的“压舱石”,上半年扛住了压力:婚姻家事 团队、党政团队、X 团队、X 主任、X 律师均取得不俗业绩。更 让我们振奋的是“新生力量”的爆发:X、X、X 律师等发展神 速,通过案件数量、成果转化等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成为律 所发展的新动能。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负责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 工作态度,以及以当事人为本、办案秉持匠人精神的坚持;对进 步神速的年轻律师而言,他们视野开阔、敢于创新、不认命、不 服输的奋斗精神尤为可贵。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个别团队和个人业务逐步徘徊、下滑,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大家应对标对表、照照镜子,更清晰地 认识自己。记住:开放,才是我们做律师的根本出路。律师行业 “不进则退”,思想跟不上时代、行动懒惰畏难、怨天尤人,是 发展滞后的根源,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打不开自己,不开放所 致”:平时到律所“等、靠、要”案源;找师傅先讲待遇、提条 件;与同事协同办案挑肥拣瘦;老律师自我封闭,不愿提携新人、 开放案源;年轻人自以为是、单打独斗、自我设限。 如此一来,何谈精进?何谈内部交叉销售?何谈相互协同? 看看律所的锦旗都属于谁,就知道谁更努力、更尽心、更靠谱。 (二)专业磨成利刃,质量证明一切 面对复杂糟糕的大环境,律师行业已出现“老律师吃不饱, 年轻人没饭吃,律所运营成本高、产出不成正比”的困境。X 该 如何破局? 《周易》有言“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经决策委、 管委会研究,我们将本年度定为“案源开拓年”,并做了三件事: 第一是让资深律师手把手传授案源开拓经验与技能,“授人以 渔”;第二是学习 AI 技术工具,升级工作理念,提升效能;第三 是打破专业团队“围墙”,通过两个“80%”制度引导律师成为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半年努力,我们的专业化优势不仅未减,反而加强:以 孙智华律师为中心,团队积极研讨商事、保险案件;以 X 律师 为中心,团队深耕交通事故纠纷;以 X 律师为中心,团队探索 网推、树立品牌名片;以一体化成员 X 为中心,团队践行 X 品 牌建设。这些“中心”让 X 凝聚力更强,专业“山头”更多、 更高。上半年案件数量提升,除硬件、人员、位置等优势外,核 心是专业能力的增强——通过打赢、办好每一个案件赢得客户认 可,进而提升质量。 案件质量是业绩最稳的“压舱石”,决定着律所与律师能否 持续发展。上半年我所获得锦旗数量超过 2023 年 2024 年同期总 和,正如《在悖论中前行》所言:“持续地选择,持续地相信, 持续地行动,持续地打胜仗。”,X 要践行这种理念,不断大胜仗、 不断求发展。 (三)人才活水涌流,在 X,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律所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在人才引进上从未松懈。人 才是第一生产力,是重要资本。X 能有今天的发展,全靠在座每 一位人才的付出。我们律所虽年轻,但梯队边界清晰:60、70 后的老一代、80 后的中青代、90 后的新生代、00 后的后浪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轨迹与使命。如今留下的都是人才,且都 在拼搏贡献。为注入新活力,我们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招贤纳 士,相信新人的加入能让 X 发展动力更强、未来行稳致远。 二、当下挑战:行业“洗牌”加速,市场持续恶化,不突围 就出局 成绩要肯定,但更要清醒:2025 年的律师行业正上演“生 死时速”。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律师人数突破 80 万,全省近 5 万人(全国第七),X 律师 600 多名、律所 49 家,我们正面临 “多维度夹击”。 (一)外有“猛虎”抢食,内有“内卷”消耗 外部大所以品牌和资本优势,在政企顾问、重大民商案上 “碾压式”扩张;区域内律所各有专长:有的专精政府平台顾问 业务,有的深耕重大商事或刑事辩护,有的在破产、职务犯罪领 域独树一帜,有的人脉资源领先;小规模律所持续以“低价牌” 争抢传统案源;本所内部个人、团队高度同质化,存在“同领域 抢客户”的内耗,下半年业务突破难度加大,必须及时调整。 (二)中高端市场“够不着”,新兴领域“没卡位” 现在客户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