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同交流学习《习近平关于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心得体会。今天的发言,我想更
多地是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反省,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说几句心
里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开宗明义,总书记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质朴的比
喻,给了我极大的思想震动。我们身处核工业领域,安全是天字
号的大事,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比任何行业都要来得更深
刻。一个微不足道的焊缝瑕疵、一次心不在焉的操作、一个被忽
略的参数,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不仅是技术规程的要
求,更是一种工作作风的体现。由此及彼,我深刻地认识到,党
的作风建设,与我们每天强调的核安全文化、我们所追求的“严
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其内在逻辑是高度统一、血脉相连的。它
不是悬在空中的理论,而是我们事业长青、人生行稳致远的“压
舱石”和“定盘星”。
一、深学细悟,校准思想“偏差”,破除“与我无关”的认
识壁垒
坦白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对于作风建设的学习,有时
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旁观者”心态。总觉得“四风”问题、腐
败现象,是新闻里的人、通报里的人,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很遥远。
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岗位上的普通一员,既没有滥用权力的机会,
也没有奢靡享乐的条件,作风建设似乎更多是针对领导干部的事
情。
然而,通过这次系统深入的学习,特别是对照一些反思材料
中提到的“工作中的慢、散、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群众
态度冷淡”等问题,我才猛然警醒,原来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它不仅仅是贪污腐败那样面目狰狞的“大老虎”,
更多时候,它潜藏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之中。
比如,在工作中是否存在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面
对部门提出的紧急采购需求,我是不是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想方
设法解决,还是觉得流程繁琐、心生厌烦,服务态度打了折扣?
在推进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有没有因为畏难情绪而“绕道
走”,缺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闯劲?在学习上,是否
满足于“已读”“已看”,而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用新理论指
导新实践?这些问题,拷问的正是我们的工作作风,而其根源,
恰恰是总书记指出的党性问题。作风是外在表现,党性是内在根
本,“本不正则形必散”。认识到这一点,我才真正把作风建设从
一个“宏大叙事”拉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一言一行中,从“与
我无关”转变为“人人有责、我必担责”的自觉。
二、对镜自查,反思行为“温差”,纠治“习焉不察”的惯
性思维
总书记告诫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
命永远在路上”。这条路,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一条不
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修行之路。对照
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的要求这面镜子,我感到自身在一些方
面仍然存在“温差”,存在一些习以为常却不尽合理的“小毛
病”。
一是在“严”的程度上存在温差。我们核工业人讲究“严慎
细实”,但在工作细节之外,有时对自己的要求就有所放松。比
如,面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行业“潜规则”或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虽然自己能够做到不参与、不附和,但缺少旗帜鲜明抵制和斗争
的勇气,有时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种对错误
现象的“宽容”,实际上就是对自我要求的“放松”,是“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