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警示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警示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学习教育警示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 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进一 步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毫不 松懈地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一部发人深 省的警示教育片,片中的案例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深刻,为我们 每一位同志都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它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 中央八项规定自颁布以来,已经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激浊扬清、 从严治党的一张金色名片,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实践 充分证明,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衷 心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形势 下,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局 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其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 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 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始终做到警钟长鸣 刚才的警示教育片,以及近年来我们系统内外通报的各类违 纪违法案例,就是一本本最现实、最深刻的“教科书”。这些案 例中的人和事,曾经也和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志一样,有着光荣的 岗位、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但就是因为理想信念这个“总 开关”出了问题,在纪律规矩面前心存侥幸,最终滑向了腐败的 深渊,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 形象,辜负了人民的信任。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剖析 这些案例背后的共性特征和深层原因,时刻引以为戒。 一是在违规吃喝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从通报的案例 来看,“舌尖上的腐败”依然是作风问题的重灾区。有的通过虚 构接待事项套取公款,满足口腹之欲;有的心安理得地接受管理 和服务对象的宴请,企图在推杯换盏中搞利益输送;有的甚至在 培训期间、退休之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这些行为看似是 “小节”,实则是通向腐败的“第一道关口”。一顿饭、一瓶酒, 往往就是腐化堕落的开始。我们民政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公共 资源和审批权力,更要时刻警惕“不吃公款吃老板”的变异现象, 坚决抵制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活动,守住廉洁交往 的底线。 二是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上,必须做到寸步不让。部分 党员干部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机,收受礼品、礼金、消 费卡,自以为是“人情往来”,实则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从 几百元的购物卡到成千上万的现金红包,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 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人情”的背后, 都可能隐藏着“围猎”的陷阱。作为民政干部,我们的服务对象 大多是困难群众,更应该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对任何形式的礼 品礼金都要坚决拒绝,做到心不动、手不伸。 三是在履职尽责问题上,必须杜绝慵懒散漫。民政工作直面 基层、直面群众,我们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 对党和政府的观感。一些案例中暴露出的工作纪律涣散、服务态 度恶劣、办事推诿扯皮、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等问题,严重伤害 了群众感情。诸如在办理退役士兵安置手续时故意设卡、在值班 期间辱骂殴打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擅离职守等行为,虽然未直接 涉及金钱腐败,但其本质是宗旨意识的丧失和官僚主义、形式主 义的体现,其危害性同样巨大。我们必须牢记,权力就是责任, 岗位就是担当。要坚决整治“躺平式”干部,杜绝“中梗阻”现 象,以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四是在公车使用和公款消费上,必须严守规矩。公车私用、 私车公养、借用下属或服务对象车辆、组织或参与公款旅游等问 题,屡禁不止,反映出一些干部特权思想严重,公私不分。这些 行为看似占了小便宜,实则败坏了党风政风,侵占了公共资源。 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和财经纪律的各项规定,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真正用在刀 刃上,用在为民服务上。 同志们,这些案例中的教训是惨痛的,代价是高昂的。我们 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刻 反思,对照检查,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类似的思想苗头和行为倾向。 要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不断用党的纪律规矩校 正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聚焦主责主业,将作风建设融入民政工作全过程 加强作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民 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社 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职责。我们的工作作风好不好,直接决 定了民政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成色,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必须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履行 民政核心职能紧密结合起来,用优良的作风保障和推动民政事业 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中体现过硬作风。社会救助 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民政资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救命 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不容许任何形式的侵占、挪用、 截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谨的态度、最严 实的作风来做好这项工作。要坚决杜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