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研讨发言:深学笃行,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统战答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研讨发言:深学笃行,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城 市建设的统战答卷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 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的战略高度,系统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深刻阐释了城市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建设什 么样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路径方法,是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 的纲领性文献和根本行动指南。李强同志代表党中央作出的具体 部署,任务清晰、要求明确。本次会议的重要精神,对于我们深 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品质内涵,建设 让人民满意、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 的指导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市委 常委、统战部部长,我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立足 统一战线职能优势,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谱写好 中国式现代化 XX 篇章贡献统战力量。下面,结合学习体会和工 作职责,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深刻领悟新思想新部署,牢牢把握城市工作正确政治 方向 准确领会和把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是统一思想、凝聚 共识、推动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城 市的本质属性。这一核心理念,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会议始终。我 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城市 发展规律,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要 求我们,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战略上谋、从全局上抓,不断增强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把握新型城镇化演进规律,构筑城乡融合新格局。中 央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新阶段。这一重大判断,要求 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城市工作面临的历史方位变化,坚持把城市作 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具体而言,要着重理解三个核心要点: 其一,优化体系是核心支撑。要深刻领会构建“组团式、网络化 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战略意图,遵循集约高效、协调联 动的原则,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人口流动趋势的基础上,科学 引导资源配置,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区域城市群为主体、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层级、高效率的城镇体系。这 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缓解大城市病、带动乡村振兴具有关 键作用。其二,分类指导是关键方法。必须坚决摒弃“一刀切” 思维,充分认识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潜力差 异巨大。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继续深化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在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其三,城乡统筹是必然要求。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要深刻 理解会议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纳入重点任务的战略考量,按 照“规划一体、产业协同、要素融通、服务共享”的原则,打破 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 自由流动,在城乡统筹、产业联动、生态共建中拓展城市发展新 空间,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二)恪守人民城市根本立场,提升宜居宜业高品质。“城 市是人民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社 会主义城市建设的价值归宿。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对此,需着力强化三个层面的理解:首先,践行人民理念是 根本原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要求 城市建设与发展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这 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让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 过程,确保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群 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党在城市工作中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其次,保障基本民生是托底责任。 会议着重部署了“兜住民生底线”的要求,点明了当前城市民生 领域的痛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是在住房保障方面,需坚定不移加快构建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并稳步推进城中 村和危旧房改造,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在公共服务方面,需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卫生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 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最后,优 化空间功能是提升基础。城市的宜居性离不开高效便捷的空间布 局和功能配置。要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的 原则,以市民通勤便捷、生活舒适为导向,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 构和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配套,有效疏解中心城 区非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宜居指数。 (三)统筹安全发展两件大事,织密韧性城市防护网。习近 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中央会议将“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 单独部署,凸显了对城市安全这一“头等大事”的高度重视。深 入领会这一部署,需要把握三重内涵:其一,生命线安全是基石 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犹如城市 的“生命线”,其安全运行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必须下 大力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 段加强动态监测预警;特别是加快对老化管网的改造升级,全面 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筑牢城市运行的安全底板。其二,防范灾害 风险是硬性要求。极端天气频发对城市安全构成严峻挑战。要深 入贯彻会议“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的要求,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同时,全面提升房屋建 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水平,严格限制超高层的盲 目无序建设;加强对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 力建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其三,维护公共安全是稳定底线。 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效整合各类力量资源, 运用科技赋能,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要坚决维护城市政治安 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安定祥和的 城市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放心。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协同绘就城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