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 计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 任审计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基 层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我镇即将全面展开的村(社区)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 实责任,为 2026 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刚才,会议对《XX 镇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开展了专题业务培训,内容详实、重点 突出,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 村(社区)是党和国家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社 区)干部是这条路上的“末梢神经”。他们的履职用权是否规范、 廉洁,直接关系到集体利益的维护、群众福祉的增进,更关系到党 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与执政根基的稳固。开展村(社区)干部任期 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 要求,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 刻把握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这是一次护航换届的“政治体检”.2026 年,我们将迎来 新一届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换届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 了未来几年我们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力。这次审计, 就是对现任和离任村(社区)干部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和“经 济会诊”。通过审计,我们可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在任 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摸清“家底”、揭示问题、防范风险。 这绝非所谓的“秋后算账”,更不是“挑刺找茬”,而是对干部负 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体现。审计结果将为组织部门识 人、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我们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 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从 源头上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平稳有序,为选优配强基层“领头雁”队伍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这是一次维护民利的“阳光行动”。村级集体资金、资 产、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每一分钱、每一寸土都牵动着广大群众 的心。近年来,从上级的巡视巡察和我们日常的监督执纪情况看, 一些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集体 “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等领域,存在制度 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甚至出现优亲厚友、 侵占挪用、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基层, 但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了党群干群关系。本次审计, 就是要用专业的审计手段,为村级集体经济“把脉问诊”,让每一 笔收支都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项资产都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深 入细致的审计,查清资金流向、核实资产状况、评估资源效益,严 厉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以实实在在的审计成效回应群众 关切,守护好、管理好、发展好集体“家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这是一次强基固本的“治理革命”。基层治理的水平,决 定了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查问题、 抓整改,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审计发现管理漏洞、制度短板 和风险隐患,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我们要以此次审计为契机, 推动村(社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强化村务公 开和民主监督。要把审计发现的问题作为一面镜子,举一反三,推 动各村(社区)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从源头上扎紧 制度的笼子,提升村级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 力。这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检验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范和 引领。通过审计的“解剖麻雀”,推动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 片”的治理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我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规范化水平,为推动 XX 镇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基层基础。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把握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 本次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突出审计重点,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工作精准有力、 高质高效。各审计组要牢牢把握“经济责任”这一核心,把功夫 下在平时,把问题查深查透。 第一,要紧扣“责任”二字,审清履职用权的“明白账”。经济 责任审计,核心在“责任”。不能简单地就账查账、就钱算钱,必须 把审计监督的重点聚焦到干部履职用权的全过程。要重点关注村 (社区)主要负责人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 要项目建设管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要 审查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民主决策程序,如“四议两公开”制度 是否落到实处;要评估他们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方面的实际成效,看“家底”是厚了还是薄了;要检查他们在管理 和使用惠民资金、救灾款物时,是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确 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通过对责任的审计,清晰地勾勒出 干部履职的“经济画像”,为客观评价其功过是非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要紧盯“三资”管理,筑牢集体家底的“防火墙”。集体 “三资”是村级组织的“命根子”,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 审计工作必须将“三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一要查资金管理。 重点检查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白条抵库”、坐收坐支、 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 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报销手续是否齐全。二要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