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市人大常委会赴 XX 区调研未成年人
司法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2025 年 8 月 5 日,市人大常委会
调研组在 XX 副主任带领下,赴 XX 区就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情况展开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
等方式,深入了解了 XX 区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的实践与成
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评估 XX 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
法规的现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
步全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 XX 区人民法院 XX 法庭、XX
市 XX 学校、XX 市 XX 学校及 XX 市看守所。在调研过程中,区
委 XX 书记、区人大常委会 XX 主任等陪同调研并介绍了相关情
况。通过深入一线,调研组对 XX 区在审判机关主导下,探索形成
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体系有了全面而深刻
的认识,并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教育、民政等部门
的负责同志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XX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效与特色
调研组一致认为,XX 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
工作,特别是司法保护环节。审判、检察机关等司法部门能够牢
固树立和践行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先进理念,坚持最有利
于未成年人原则,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尤其是在机制创新与社会协同方面走在了前列。
(一)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日臻完善
XX区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置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局中进
行谋划,逐步从单纯的案后惩戒向全方位的综合保护与源头预防
转变。区级层面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
方力量,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保障、部门协同、
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保护格局。司法机关内部,普遍确立了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在案件办理中注重双向保护和综合保护,既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
人的犯罪行为,又对涉罪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照与教育矫治,体现
了司法的温度与力度。
(二)模式创新,构建“7+”特色保护体系
调研中,XX区着力探索和实践的“7+”工作模式给调研组留
下了深刻印象。经梳理,该模式是一个系统化、多维度的综合保
护框架,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以司法保护为中心,联动家庭、学校、
社会、网络、政府、专业力量七个关键要素,形成闭环保护链条。
1.司法保护+专业审判:以 XX 区人民法院设立的少年法庭为
核心载体,实现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三合一”
归口审理。推行“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
确保案件从侦查到审判再到执行矫治的全流程专业化、规范化。
2.政府统筹+综合治理:区政府主导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形势,部署任务。针对校园安全、预防溺
水、整治网络环境、打击电子烟销售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
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态势。
3.社会协同+专业服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司法过程。例
如,区检察院联合区公益慈善基金会设立“青未了·小风筝”未
成年人慈善专项基金,为遭受侵害或生活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提
供经济救助。同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建立“小风筝”工作
站,由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行
为矫治、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4.家庭联动+教育指导: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高度重视
家庭因素的影响。联合政法、民政、妇联等部门会签相关文件,
如《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
见》,对监护失职或监护不当的父母依法制发“家庭教育指导
令”,并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指导服务,旨在修复家庭功能,为未成年
人回归家庭创造良好环境。
5.学校衔接+法治教育: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由法院、
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的优秀干警担任,常态化开展“普
法进校园”活动。区法院建强用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模
拟法庭、案例教学、情景剧等形式,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6.专门教育+矫治新生:与XX市XX学校等专门学校建立合
作关系,对于实施严重不良行为、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矫治的未成
年人,通过法定程序将其送入专门学校。同时,探索创设“新生学
校”这一矫治与教育相结合的实体平台,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文
化课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复学或
就业,实现无痕化社会融入。
7.社会观护+预防犯罪:积极构建社会化的观护和帮教体系。
例如,区检察院探索的“志愿服务+公益诉讼”联动工作模式,发动
志愿者参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考察帮教。团区委承接“070 勇敢
者行动”、“青春社区伙伴计划”等项目,针对社区中的闲散、边
缘青少年开展预防性介入和关爱服务,从源头上减少犯罪诱因。
(三)实践深化,打造亮点品牌项目
XX 区不仅有体系化的制度设计,更有落地见效的品牌项目,
将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到社会肌理的深处。
少年法庭与“新生学校”的实践探索是其中的突出亮点。少
年法庭在审理中严格执行社会调查、法定代理人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