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
和消防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基层基础建
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
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安委
会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形势任务,部
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基层基础是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前沿
阵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我
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
性,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全面提升基层安全治
理效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一、筑牢根基,全面夯实基层安全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
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
灾之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根本
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基层是安全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
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持续强化基层基础,才能有效
提升整体安全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
互动。当前,我市基层安全基础仍存在薄弱环节,亟需我们聚
焦关键领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
坚实根基。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架构。体制机制是
基层安全治理高效运行的核心保障。必须着力构建权责清晰、
运行高效、响应迅速的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体制机制。要
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
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
局。要优化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配备与任务相匹配的
工作力量,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要建立健全基层安全风
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
制,推动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要完善基层网格化管
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
理,实现风险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教育、先期处置等功
能在网格内集成。要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联动机制,确
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协同作战。
(二)强化法规标准执行,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法规标准是
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绳。必须将全面依法
治理的要求贯穿于基层基础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加大安
全生产和消防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基层
执法人员、监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
事能力。要严格规范基层安全监管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
序,细化执法标准,推行分类分级监管,提高执法精准度和有
效性。要推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基层企业的贯彻落实,督
促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消防强制性标准,依法依规生产经
营。要加强对基层执法活动的监督指导,防止选择性执法、随
意性执法,确保法律制度的统一、权威和尊严。要善于运用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安全治理难题,不断提升基层安全
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三)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层装备条件。基础设施和
装备是基层履行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职责的物质基础。必须加
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和装备水平。要统筹规
划建设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所、消防工作站(点)等基层
阵地,保障必要的办公用房、设施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要
按照标准配齐配强基层安全监管和消防救援所需的车辆、通
信、防护、侦检、破拆、灭火等装备器材,并定期进行更新维
护,确保性能良好。要推进基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配备
必要的终端设备,实现与上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
共享。要鼓励引导乡镇(街道)加大对本辖区公共安全设施设
备的投入,例如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源、应急避难场所、安全
宣传栏等。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基础设
施和装备建设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适度超前。
(四)强化科技信息化支撑,赋能基层智慧治理。科技信息
化是提升基层安全治理效能的强大引擎。必须积极运用现代科
技手段,为基层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赋能增效。要大力推
进“互联网+安全生产”、“互联网+消防”在基层的应用,推
广使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移动执法终端、智能巡检设备
等,提升风险感知、早期识别、智能预警能力。要推动基层接
入和使用上级建设的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
研判本区域安全形势,为决策提供支持。要推广应用智能烟
感、电气火灾监控、智慧用水等物联感知设备,提升对“九小
场所”、老旧小区、出租屋等薄弱区域的火灾预警能力。要加
强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新
装备的能力。要注重数据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
行,保护重要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二、聚焦关键,系统提升基层安全治理效能
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聚焦关键环节,系统施
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
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这要求我们的基层治理工作
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接下来,我们将围绕
几个核心维度,深入探讨如何系统性提升基层安全治理的实际
效能,确保各项措施不仅能落地,更能产生实效。
(一)提升风险防控前瞻性。一是增强风险识别敏锐度。基
层单位需建立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定期对辖区
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危险源等进行全面
梳理和动态评估。要重点关注新业态、新工艺可能带来的新型
风险,以及老旧设施、薄弱环节存在的传统风险。要运用科学
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建立风险数据库和分布
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强化风险预警精准度。要建立
健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整合利用各种监测监控手段,包括视
频监控、传感器、无人机巡查等,对高风险区域、重点部位进
行实时监控。要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机制,确保预警信息
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责任单位和可能受影响的人群。
要定期开展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防范建
议。三是优化风险干预有效性。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要制定并
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推行风险分
级管控,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差异化的管控策略。要督促企
业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公告、岗位风险确认
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要鼓励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降低风
险,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水平。
(二)增强监管执法规范性。一是完善执法制度体系。要依
据上位法,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监
管执法的职责权限、程序标准、自由裁量基准等,为基层执法
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引。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
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执法行为阳
光透明、合法规范。要建立健全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执法
尺度和标准。二是创新执法方式方法。要大力推行“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的公平性和效率。要针对不同风险等
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
者“利剑高悬”。要积极运用联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