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工商联下半年
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工商联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
全面盘点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评
估会,也是一次加压奋进的动员会。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
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刚才,各县
区(管委会)工商联和部分商会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总结了成绩,交流了
经验,也提出了下一步的打算,听了很受启发。班子成员的点评发言,点出了关
键,明确了方向。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新作为
今年以来,全市工商联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
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巩固拓展年”行动为总牵引,持续深
化拓展“三争”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工商联组织在全市发展大局中
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在广大*商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得到了突破性提升。
(一)思想政治引领达到新高度。全市工商联系统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
位,持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学习会、报告会等多
种形式,组织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九次全
会精神,及时传达全国工商联和*省工商联常委会会议精神,引导企业家们深刻理解
和把握当前国家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学习宣传贯彻上,行动迅速、措施有力,通过“企业家接待
日”、专题讲座、送法入企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工商联系统内迅速掀起了学法、懂
法、用法的热潮,有效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引导他们将个人事业的追求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厚植家国情怀,坚定不移地走产业报国、实业兴邦之
路。这种思想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自觉,为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思想保障。
(二)服务中心大局取得新突破。工商联的工作必须置于全市发展的大局中去
谋划和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工商联系统在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亮点纷呈。招
商引资模式持续创新。去年在全国首创的“产业链+行业商会”招商模式,在今年进入
了深化拓展、成果转化的新阶段。我们深化了与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的战略合
作,特别是在纺织鞋服、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等我市13条重点产业链上,开展
了更为精准的对接和项目引入工作。据初步统计,上半年依托此模式新签约亿元以
上产业项目超过9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400亿元,为我市的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注入了强劲动力。服务品牌效应不断彰显。“莆商回归工程”得到扎实推进,我们
以“*商五件事”为具体抓手,为返乡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提供从政策对接到融资服务、
从人才引育到法律保障的全链条服务。同时,一年一次的“*企业家日”、一季一次的
民营企业深度调研、一月一次的“企业家接待日”等品牌活动,已经成为我们服务企
业、倾听诉情、解决难题的常态化机制,有效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营造了重商、
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三)社会责任担当展现新风貌。广大*商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回
馈社会、造福桑梓。“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走向深入。今年上半年,又有超过100家
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新增各类帮扶投资金额
近3亿元,启动涵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帮扶项目超
过150个。这一行动已经从过去简单的资金捐助,升级为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消费
助农、文化赋能的复合型共建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可
持续发展之路,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村企合作样板工程。同时,在教育、医疗、
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中,也处处可见*商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工商联系统干部职
工团结奋斗、辛勤付出的结果,更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朋友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
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工商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在迎接挑战中坚定发展信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
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从国内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需求不足、
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
的关键时期。
面对挑战,是畏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答案不言而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
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根
基依然坚实,蕴含的潜力依然巨大。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心来自于党中央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从“两个毫不动
摇”到“三个没有变”,再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和推进,党中央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
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最根本、最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这是我们战胜
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
第二,信心来自于我市深入实施的民营经济强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
展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将其作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主引擎”。我
们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
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我们打造的“产业链+行业商会”招商模式,正
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