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代表在 XX 农发集团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
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评估代表,在这里与各位交流。刚才聆听了
集团学习教育专班的总结通报,以及几位同事代表的发言,深受启
发。作为一名身处基层、全程参与了本次学习教育的普通员工,
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的内心是有些诚惶诚恐的。今天,我不谈成绩,
也不作报告,只想以一名普通参与者的视角,用平实的语言,分享
三点个人化的、或许还不太成熟的感受与思考,就教于各位领导
和同事。
一、我的总体评价
首先,请允许我谈谈对集团本次学习教育的总体评价。如果
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认为是“深刻”。如果用一句话,那便是“春
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次学习教育,其覆盖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形式之多样,
是前所未有的。从集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到各级子公司、基层班
组的全面铺开,形成了一种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它
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件传达,更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通过集中学
习、专题研讨、案例警示、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组合拳,将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从抽象的条文,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一次次
触及灵魂的拷问。
我所在的 XX 省储备粮油管理集团,作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的关键一环,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此
次学习教育中,集团的安排充分考虑了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实
际。例如,针对我们这些身处粮食收储一线的员工,学习内容就特
别侧重于廉洁从业、规范操作的风险点;而对于项目建设、物资
采购等关键岗位的同事,则重点剖析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这种
精准滴灌式的教育,让大家普遍感到,学习内容不再是“远在天边”
的宏大叙事,而是“近在眼前”的行为准则,是与自身岗位职责息
息相关的“必修课”。
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工作氛围上。文山会海的现象得到了
有效遏制,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办
公。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这
种风气的转变,如同净化了空气,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更舒畅地呼吸,
更专注于本职工作.8月 11日座谈会上,12位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
代表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本身就是学习教育带来风清气
正良好生态的最好证明。
二、我的个人感受
对于这次学习教育,评价是宏观的,而感受,则是具体而微的。
坦白说,学习教育之初,我与部分同事一样,心中也曾有过疑虑,担
心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紧要一阵子”的形式主义,甚至潜意识里
把它看作是一个限制手脚、增添麻烦的“紧箍咒”。
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几次发人深省的警示教育
之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看到那些曾经的先进个
人、业务骨干,因为一念之差,在“小节”上失守,最终滑向违纪违
法的深渊,给组织造成巨大损失,也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时,
我受到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纪律和规矩,
看似是束缚,实则是保护。它划出的“红线”与“底线”,不是限
制个人发展的“绊马索”,而是保护干部员工健康成长、保障集
团行稳致远的“安全带”和“护身符”。
这种认识的转变,直接投射到了我的日常工作中。作为储备
粮油管理的一员,我每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粮食,经手的是关乎
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过去,可能会觉得只要业务过硬、保障了
粮食安全,一些程序上的“小瑕疵”、人情上的“小往来”无伤大
雅。现在,我深刻认识到,“针尖大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