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某市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某市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参加了全省的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 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当前防汛工作的最新指示和部署。会后, 我们立即召开全市的会议,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省里的决策部署, 结合我市当前面临的严峻汛情,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 当前,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已经开始影响我市,气象部门预测未来 一段时间雨势将持续增强,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降雨,防汛形 势异常严峻复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场与天气 的遭遇战,更是一场检验我们治理能力、责任担当的保卫战、攻 坚战。全市上下要立刻进入战时状态,坚决克服任何麻痹思想、 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时间不等人,汛情不等人。下面,围绕做 好此次强降雨防御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以“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扛起防汛救灾的重大使命 防汛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 和谐稳定,是一项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 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这一重要指示,是 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一,必须深刻认识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我们 正处在主汛期的关键阶段,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降雨落区与我 市重点风险区域高度重合。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联合会商研 判,本轮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致 灾风险高等特点,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 乡内涝等多种次生灾害。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防汛工作“宁可 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任何一次疏忽,任何一个环节的纰 漏,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给我们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防汛救 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 的行动、最扎实的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硬仗中来。 第二,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我们要立足于防 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最充分的准备,做最周全的预案,向 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什么是极限思维?就是要敢于设想 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敢于预判可能出现的“黑天鹅” “灰犀牛”事件。我们的水库能不能扛得住超历史标准的洪水? 我们的堤防在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下会不会出险?我们的城市排涝 系统在遭遇短时超强降雨时会不会瘫痪?我们的应急救援力量在 多点并发灾情时够不够用?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心中有数,提 前推演,做好万全准备。要坚决守住“不死人、少损失”这条底 线目标。这六个字,重于泰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所有工作部署、资源调配、力量组织,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 核心目标来展开。 第三,必须全面激活“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体系。责任感 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和制度保障。全市各级领导干部 要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 检查关键部位,亲自协调解决难题。各级三防指挥部要发挥好牵 头抓总作用,确保指挥体系高效运转,政令畅通无阻。各成员单 位要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摒弃部门壁垒,强化协同作战,形成 全市“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我们要将责任层层压实到乡镇(街 道)、到村(社区)、到具体网格员、到每一个风险点的监测人,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真正织密织牢覆 盖全市的防汛救灾责任网。 二、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防御重点,以精准化科学化举措 提升防汛救灾的实战效能 防汛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才能在复杂局面中掌握主动权。 第一,把人员转移避险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果断落实刚性约 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前转移、 果断避险。在这项工作上,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要坚决 执行转移避险的“四个一律”铁律:当降雨量达到临灾预警阈值 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风险区域内发生险情异动,如山体裂 缝、水位陡涨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风险隐患复杂,短时间 内难以准确预判其发展趋势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上述情况 发生在夜间,视线不清、救援困难时,更要坚决提前组织、连夜 转移,绝不能等、不能拖。 “四个一律”是硬杠杠,是必须无条件执行的命令。同时, 我们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安全转移,全面落实“四个一”工 作机制。即:对每一户居住在危险区域的特殊困难家庭,都要有 “一对一”的对接帮扶责任人;每一个村(居)委会,都要建立 一本清晰的特殊群体转移台账,详细记录其家庭情况、健康状况 和联系方式;每一个镇(街),都要构建一张覆盖全面的转移责 任网络,确保预警信息和转移指令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人;每一 次灾害过程,都要启动一次果断的转移行动,确保应转尽转、应 转早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 卧病在床的群众,要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采取背、抬、 搀扶等方式,帮助他们安全撤离。安置点要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食 物、饮用水、被褥和常用药品,确保转移出来的群众有饭吃、有 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医,让他们安心、暖心。 第二,把水利工程调度作为关键支撑,实现科学化协同化管 理。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是我们防御洪水的重要屏障。 市水利局和相关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全市水库的科学精准调度。要 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算好时间账、水量账,提前对各类水 库进行预泄腾库,为拦蓄后续洪水留足宝贵的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