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代表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题
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能够作为评估代表,参加 XX 委这次别开生面的“开
门评估”座谈会,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这不仅体现了 XX
委开门纳谏、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诚意,也为我们这些与 XX 委
日常工作紧密相关的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个坦诚交流、共谋
发展的宝贵机会。刚才听了会议关于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通
报,很受触动。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参与过程,从一个
普通代表的角度,谈三点粗浅的认识和感受,希望能起到抛砖
引玉的作用。
一、总体评价风。气之变如春风化雨于细微处见真章
首先,我想对XX委本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
习教育活动,给予高度的评价。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总体
观感,那就是“扎实”。这次学习教育没有停留在文件传达、
会议部署的层面,而是真正地沉了下去,落到了实处。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作风”二
字上。过去,我们来政府部门办事,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忐忑,
担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近几个月,这种顾虑正在烟
消云散。我注意到,XX 委的同志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台
前的微笑多了,电话里的声音更耐心了,主动询问我们企业需
求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了。这绝非客套话,而是我们许多企业负
责人的共同感受。
这种作风的转变,直接带来了服务效能的提升。一些教育
研究指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并不仅仅是学习了多少
小时或写了多少笔记,而是要看它是否带来了关键绩效的改
善。虽然我没有看到内部的统计数据,但从我们企业的角度看,
一些关键业务流程的效率指标,无疑是向好的。比如,过去一
个项目从咨询到初步审核,可能需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通过
电话、线上沟通就能解决很多前置问题,审批流程的透明度也
更高了。据我们自己估算,一些项目的沟通时间成本至少降低
了 20%。这种变化,就是最实在的成效数据,也是对“问效于
民”最有力的回应。
更深层次的,是政治生态的净化。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
是密切联系群众,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这次 XX 委主动
“开门”,把评估的权力交给群众,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种自
信。这说明学习教育已经内化为一种敢于接受监督、勇于自
我革命的政治自觉。一个区域的发展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政府部门的作风环境。XX 委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
种清朗的风气,就像春风化雨,不仅净化了机关内部,更给整个
XX 市的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二、个人感受。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建设的转变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作为一名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切身
感受。对我而言,这次学习教育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身份感
的转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企业,我们与政府部门的关
系更多是“管理”与“被管理”。我们关心的是政策的条文、
审批的流程,思考的是如何“符合规定”。但这次学习教育,特
别是“开门评估”这种形式,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再仅
仅是被动的政策接受者,更是城市发展和环境优化的参与者、
建设者。
我记得两个月前,我们公司一个新能源项目遇到了一些
新旧政策衔接上的困惑。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 XX 委
相关科室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同志不仅没有丝毫推诿,反而
非常详尽地为我解释了政策细节,并且在第二天主动联系我,
告知已经将我们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向上级部门进行了反
映,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