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局关于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阵
地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的研究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
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
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信息技术飞速
发展、媒体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
争的最前沿和主阵地。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中国共
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
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
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
空间已成为影响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关
键变量。*县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考验。
(一)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互联网的开放
性、匿名性和即时性,使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集
散地和放大器。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话语霸权,不
断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输出;网络上各类历史虚无主义、拜金
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与主流价值观争夺
话语权。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干部
职工的思想防线,特别是青年员工,他们作为“网络原住
民”,辨别能力和政治定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
影响和侵蚀。
(二)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当前,*县局干
部职工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全局40岁以下青年员
占比超过60%,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但也表现出明显的代
际特征。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报纸、电视转向了微
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
方式都深受网络影响,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传统
的“我说你听、我讲你信”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难以
适应他们思想活跃、诉求多样的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
力、感染力面临严峻挑战。
(三)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遭遇现实瓶颈。长期以来,我
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依靠会议传达、文件学习、集中培训
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
网络时代,其局限性日益凸显。一方面,工作节奏加快,干部
职工集中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传统模式互动性不
强、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据2025年
上半年我局一项内部调研显示,超过70%的青年员工认为,希望
通过更加生动活泼、互动性强的线上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
教育。这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从“线
下”向“线上”延伸,从“实体”向“指尖”拓展。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
结,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
动指南,为我们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了根本遵循。
(一)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要求我们在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互联网,把政
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确保网络阵地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无论是建设官方新媒体平台,还是开展线上教育活动,都要牢
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确保网络空间
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巩固主流思想舆论的坚强阵地。
(二)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务。网络空
间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价值真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核
心任务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
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网络内容建设、传播和管理的各个环
节,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化为干部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履
职尽责的自觉行动。
(三)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