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乡镇纪委书记在2025年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思想交流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乡镇纪委书记在 2025 年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思想交流会上的发言 近日,我参加了 X 县警示教育集中阅看会,一个个发 人深省的案例,让人深受震撼、倍感警醒。现结合个人思想 和行动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以“案”为镜,剖析案例根源 这次集中阅看共 X 个典型案例,涉及 X 人,其中单位 “一把手”X 人,国企 X 人,学校校长 X 人,其他都是单位 副职或二级机构负责人,涉及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民政、 文旅、教育和乡镇等各个行业部门和县乡领域,具有很强的 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就警醒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深入反思。 (一)党性修养缺失,思想防线失守。案例中的干部起 初也能坚守原则,但在一次次“小恩小惠”的试探中逐渐放 松警惕,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从最初的不适到慢慢适应,最 后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反抗能力,说明了自身思想逐渐滑坡、 自我约束的逐渐失守。如 XX,从干劲满满的青年干部成长 为主要领导,随着职位的升迁其党性修养逐渐弱化,将“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从收受小礼品到受贿巨额资金,看似“朋友间的馈赠不算 啥”,实则背后都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 “小缺口”酿成“大溃坝”。 (二)纪法意识淡薄,行为边界模糊。权力失去约束, 必然走向腐败。部分违纪违法案例暴露出党员领导干部在工 作中公私界限模糊,对纪律红线缺乏敬畏。如 XX 在负责征 地拆迁及项目综合服务协调期间安排项目负责人为其个人 结清餐费,是典型的个人消费转移,以权谋私。其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房屋建设、工程承包、征地协调提供帮助, 实质是把权力当作交易变现的筹码,无视组织和廉洁纪律, 背离了职业操守。 (三)遵规守纪不强,“侥幸心理”作祟。在中央三令 五申、持续高压反腐的态势下,案例中的部分党员干部仍认 为“吃点喝点”是小事,不会被发现,这是典型责任意识缺 失、遵规守纪不严的表现。如 XX 在值班期间违规饮酒。其 本应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却没有把值班工作放在心上,未 做任何安排。且脱岗饮酒时心存侥幸,认为不会被发现或即 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严重后果,在面对纪检部门检查时想方设 法掩盖事实、对抗组织审查,反映出其对组织的不忠诚和对 纪律规矩的漠视。 (四)制度落实走样,执行力度衰减。制度的生命力在 于执行,部分案例反映出“最后一公里”落实梗阻现象依然 存在。如 XX 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用于烟酒招待、公车私用、 无公函接待,充分说明了工作中财经纪律、公车管理、公务 接待等制度落实上有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要时刻牢记自 己是制度的执行者,不是“例外者”,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情 况特殊”“工作需要”为借口突破制度防线。 二、以“责”为纲,反思自身行为 剖析问题根源,警惕“案中人”的行为,结合自身岗位 职责,检视自身言行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纵观所举案例,有的发 生在学习教育期间,他们对学习教育流于形式,公然对抗组 织检查,充分暴露了政治意识淡薄,对纪律规定缺乏敬畏之 心。反观自身,虽然能够坚持开展学习,遵守纪律规矩,但 在生活和工作中思想上有松懈,未能完全严格要求自己。通 过案例学习,警醒自身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加强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