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以作风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以作风建设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更是 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制胜法宝。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 符。”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我市作为 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在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 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实现这 些目标任务,必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 设,以过硬作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筑牢思想根基,以科学理论淬炼行动自觉,把握作风建 设的“总开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外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 党性问题,解决作风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以理论上的清 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自觉引领行动上的自觉。我 市深化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传承 红色基因血脉,树立正确政绩导向,为作风建设注入强大思想 动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以真理力量筑牢信仰之基。理论上的 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行动上一致的前 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进行 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始终把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 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重要讲话精神,将其 作为推动全市各项工作的“纲”和“魂”。在理论学习中,我 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 的学习体系,市委常委会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各级党 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专题研讨不少于6次,通 过“中心组领学+专题研讨深学+干部轮训系统学+线上平台随时 学”的模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例如,依托“学习强 国”我市平台、“我市党建云”等载体,打造“指尖上的课 堂”,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接受理论熏陶;结合“党课开讲 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开展 巡回宣讲,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科学理论真正走 进党员干部心里。通过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引导全市党员干部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 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传承红色基因,以精神血脉砥砺初心使命。红色是我 市最鲜明的底色,红色基因是我市干部群众最宝贵的精神财 富。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到四渡赤水的军事奇迹,从娄山关 的雄关漫道到强渡乌江的英雄壮举,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等红色精神谱系,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砥砺作 风的“精神钙片”。我市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作 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让党员干部在红色熏陶中淬炼党性、 锤炼作风。一方面,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编制《我市红色 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对遵义会议 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重点红色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打 造“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精神”等党性教育品牌。另一 方面,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开展“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 程”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沿着红军长征在我市的路线开展 沉浸式学习,在娄山关重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 越”的豪情壮志,在苟坝会议会址感悟“实事求是、独立自 主”的决策智慧,在湘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牺牲奉 献。通过“情景式”“体验式”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 实的对照中感悟初心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转化为担当 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我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 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大战大考中展现出的“背水一 战”“攻坚克难”精神,正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生动体现。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以人民立场校准行动方向。政绩观 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着 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政绩 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我市始终把树立正确政绩观作 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回答“政绩为 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问题,坚决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实践 中,我市重点抓好三个层面,一是强化宗旨意识教育。通过专 题党课、主题党日、案例教学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刻认识“江 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 的“风向标”,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政绩的“度量衡”。 例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推动干部下沉一线,与群众同吃同 住同劳动,体验群众冷暖,找准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问题。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导向。坚决摒弃“唯GDP”思维,将 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在产业发展、科技 创新、生态保护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 如我市围绕“四新”“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数 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2.81%,实 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三是健全政绩考核评价 体系。将民生改善、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指标纳入政绩考 核,增加群众评价权重,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严 肃追责问责。近年来,我市对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虚 假政绩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功 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扎紧制度笼子,以刚性约束涵养行为习惯,构建作风建 设的“长效机制”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 弹。解决作风问题,既要靠思想教育“软引导”,更要靠制度 约束“硬保障”。我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 合,聚焦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 度,优化考核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 效”转变。 (一)科学设计制度,以务实管用划定行为边界。制度的生 命力在于务实管用。我市立足市情实际,针对作风建设中的痛 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制定出台一批可操作、可 监督、可问责的制度规范。一是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精 准施策。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微信群泛滥、APP过多、过度留痕 等问题,制定《我市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措 施》,明确“五个严禁”,严禁擅自开发政务APP,严禁强制要 求下载使用,严禁过度收集数据信息,严禁随意要求打卡留 痕,严禁多头重复报送材料。以来,全市清理整合各类政务APP 32个,解散冗余工作群1.2万个,让基层干部从“指尖”回 归“脚尖”。二是针对文山会海制定硬杠杠。出台《我市进一 步精简文件会议的若干规定》,明确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发文数 量同比减少30%以上,会议数量减少25%以上,提倡“无会 周”“无文日”。例如,我市政府推行“会议合并开、套 开”模式,将涉及同一领域的工作会议合并召开,市级层面会 议同比减少28%,文件篇幅平均压缩20%。三是围绕督查检查考 核乱象划出红线。制定《我市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实施办 法》,实行“年度计划+审批报备”制度,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总 量和频次,同一事项不得重复督查,不得要求基层事事留痕、 处处建档。市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45%,切实为基 层减负松绑。 (二)强化制度执行,以刚性约束维护制度权威。制度的效 用取决于执行力度。如果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 上”,就会成为“稻草人”。我市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 行制度没有例外,以“零容忍”态度维护制度刚性。一是领导 干部带头示范。市委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 带头执行制度、带头维护制度”,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市委常委会带头开展制度执行情 况自查自纠,针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等执行 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3项,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 飞”的制度执行氛围。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整合纪检监察、组 织、审计等监督力量,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对违反制度规 定的行为“露头就打”。例如,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形式主 义问题,我市开展“层层加码”专项整治,查处典型案 例12起,通报曝光8起,形成有力震慑。三是严格追责问责。建 立作风问题“发现—查处—通报—整改”闭环机制,对踩“红 线”、闯“雷区”的行为,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肃查处。以 来,全市共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1200余起,处理1500余 人,党纪政务处分900余人,释放了“制度带电、执纪必严”的 强烈信号。 (三)优化考核评价,以“指挥棒”引领作风转变。考核评 价是作风建设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核导向,就有什么 样的工作作风。我市坚持“考什么、学什么、干什么”,优化 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方式方法,让考核结果真正反映作风 实绩。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在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大 幅增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指标权重,将“四 化”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细化为可量化、可 考核的具体指标。例如,在市(州)考核中,数字经济、生态 环保指标权重分别提高至15%和12%,倒逼干部转变发展方式。 二是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推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 核”相结合的模式,减少“年终算账”,注重“平时画像”。 建立“一线考核”机制,组织考核组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乡村 振兴一线,通过实地走访、群众访谈、数据核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