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XX 县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深入了解我县规上民营企
业基本情况,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
力。按照县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扩大)
会的安排部署,20XX 年 X 月 XX 日至 XX 日,我通过现场走访、
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集中调研了延安源
茂工贸有限公司、国电龙源 XX 新能源有限公司等 23 家规上民
营企业,进一步掌握了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
问题及困难,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深入系统思考,提出了推动民营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近期又根据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要
求,对领题的民营企业发展调研进行了靶向性“回头看”。现将
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克服疫情影响,发展水平稳中有升。改革开放 40 余
年来,XX 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特
别是近三年来,我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真
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9 至 2022
年,我县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从 19.5%增加至 22%,提高
2.5%,全县新注册各类经济实体 3007 户,其中民营企业 372 户,
新纳入“五上”企业统计名录库民营企业 55 户,呈现出市场主
体数量攀升、规模实力有效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行业发展
更加多样的良好态势。
(二)综合实力凸显,经济效益显著增强。从调研情况来看,
过去的三年,我县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善抓机遇、锚定
目标、深耕优势领域,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营企业实现生
产总值 XX 亿元,营业收入 XX 亿元,利润达 XX 亿元,经济效
益呈现稳步提升的状态,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三)就业成效显著,精准助力彰显责任。我县民营企业在
新冠疫情、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就业形势面临极大调整
的情况下,积极发挥就业主力军作用,主动响应政府“稳就业促
就业”的号召,紧扣稳发展保就业,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多
种方式和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打出了一套“稳就业促就业”的组
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536 个,解
决就业人数 2135 人。
(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力度持续加大。一是营商环境改
革纵深推进。不断优化审批管理体系,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
工验收全流程审批的平均时限大幅下降;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
批平均办理时限大幅压缩。二是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审
批服务方式,全面推行预约、延时、帮办代办、上门办、自助办
等服务举措,企业审批服务更显“速度”、更有“温度”。加大对
民营企业的减税降费和清理欠款工作力度,2022 年累计为企业
减税降费 3000 余万元,切实减轻了民营企业负担。三是监督管
理理念有效转变。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通过柔性监管方
式,积极引导和督促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形成“发现问题、
督办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流程,提升部门单位服务效能、
促进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改革政策落地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疫情影响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挑战重重。一是六成企
业利润增长乏力。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受疫情形势影响,
三家规上民企因经营管理不善,已经关闭;经对调查问卷进行分
析,利润增长、持平、下降的企业数量,分别占比 26.47%、15.69%
和 57.84%。超六成以上企业处于微利、持平或者下滑状态。二
是综合成本增长较快。经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用工成本增长、
持平、下降,分别占比 47.06%、37.25%、15.68%;融资成本增
长、持平、下降,分别占调研总数的 45.1%、43.14%、11.76%;
资产负债率在 20%以下的企业占比 19.61%,资产负债率在 20%-
40%之间的企业占比 30.39%,资产负债率在 40%-60%的企业占
比 31.37%,资产负债率在 60%-80%的企业占比 11.76%,资产负
债率在 80%的企业占比 6.87%。
(二)企业融资存在难题,金融风险仍需防范。从政府层面
看。政银企保对接效果还不明显,全县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还不够
健全,政府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方面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多、
执行还存在不够有力现象。调研中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反映,民营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从银
行层面看。与民营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更愿意将“橄榄枝”抛向
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
且办理手续繁杂,流程长、速度慢,存在“惧贷”、“惜贷”现象。
从企业层面看。普遍存在原始资本积累少、固定资产少、经营
状况复杂、抵押物缺少等因素,加之目前银行贷款要求企业以固
定资产作抵押,而85%的民营企业没有权属自己公司的办公场所。
因担保抵押条件严格,因此造成多数民企转寻民间借贷,增加了
金融风险;尤其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民企困难与压力并存,
部分抗风险弱的企业濒临破产。
(三)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发展要素有所制约。一是人才供
需难以平衡。受“家族式”的管理思想影响,大部分民营企业以
经验决策为主,任人唯亲现象比较普遍,没有长远的人才引进、
培养、储备计划,缺乏现代化企业制度,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决
策的科学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中含有专业技
术中级职称的员工,占总员工比重 5%以内为 21%、5%至 10%之
间为 29%、10%以上为 21%,企业管理层中家族成员和亲友占比
高达 73.52%。二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大多数民企存在起步晚、
基础差、规模小的现象,仍处于资本的初始积累阶段,在科技创
新、经营理念创新、日常管理创新方面意识不强、投入不足。此
外,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低,专
业人才匮乏,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一些民营企业家思想保守、
观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做大做强的勇气和信心。同时,
本次调研的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
(四)惠企政策扶持不够有力,普惠效应尚未达成。一是
信息共享不够灵敏。部门数据共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等平台
还不完善,水电气暖报装、政策补贴、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信
息共享不够及时,企业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二是惠企
政策知晓度低。部分企业对政策不够了解,造成政策惠企落地滞
后。走访调研的民营企业中虽然享受了中央、省、市、县的减费
降税政策,但具体措施不清楚的占 46%,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
策不清楚的占 51%,对民企创新支持政策不清楚的占比高达
70%。三是相关措施落地不实。受政策兑现步骤繁琐、兑付周期
较长等问题的影响,各层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不少,
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在政策扶持上存在重国企轻民企现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