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关于学习《习近平经 济文选》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 卷作个研讨发言。这次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理论滋养和 思想洗礼。文选中的一系列重要文稿,系统记录了新时代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更蕴含着指导我们未来发展 的科学方法论。我的认识还很初步,借此机会,结合个人的一些思 考,谈三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主要是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学 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反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在深学细悟中,校准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谈到发展,我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速度、 规模和总量。但通过反复研读《习近平经济文选》,我深刻体会 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这一重大论断,不仅是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精准判断,更 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这要求我必须从思想 深处进行一次“政绩观”的校准。 书中深刻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这让我联想到我国 近两年的宏观经济数据.2024年,我国GDP实现了X%的增长总量 突破 XX 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固然可喜,但更值得深思的是 其背后的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2024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高达 82.5%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54.6%。 这些数据鲜活地印证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 过去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从 主要依靠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力。进入 202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X%,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对我个人而言,这 种感受是具体的。它意味着在日常工作中,评价一个项目、一项 政策的成效,不能再简单地看它能带来多少投资额、贡献多少税 收,而是要更多地审视它是否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新发展理念。比如,在推动产业升级时,是否真正促进了“专 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是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 技术等新赛道上取得了突破。在城市建设中,是否提升了公共服 务的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是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更加充实。文选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斗目标”的论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暖的价值底色。因此,我 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 发展的要求上来,摒弃速度情结和路径依赖,以“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 远、惠民生的实事。 二、在融会贯通中,把握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平衡术” 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我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要论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书中有一段论述给我印象极深,大意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 见的手”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阐述,更是一种实践中的高超“平衡 术”。一方面,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加有效。有效的市 场,意味着公平的竞争环境、通畅的要素流动和灵敏的价格信号。 这要求政府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不该管的、管不好 的事,坚决地交给市场。在工作中我时常反思,我们的一些审批流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