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以史为鉴守阵地、以魂铸心固根基——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党课讲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以史为鉴守阵地、以魂铸心固根基——在纪念 抗战胜利 80 周年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党课 讲稿 同志们: 历史,总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敲响警钟;精神,总在伟大的奋 斗中熠熠生辉。80 年前,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赢得了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较量,不仅洗刷了 百年耻辱,更铸就了“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根本、以信念为 旗帜”的伟大抗战精神。今天,当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不只是为了追忆历史、缅怀先 烈,更是为了从历史深处汲取精神伟力,校准思想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 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果说抗战时期守的是国土、 卫的是民族尊严,那么新时代我们必须守的是思想阵地、护的是 民族灵魂。历史与现实共同启示我们:国土失而可复,精神一旦 崩塌便难以重建;疆界可以用钢铁捍卫,思想防线却必须用真理 与信念筑牢。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既要以史为鉴,铭记那段惊心动魄 的抗战岁月,更要以魂铸心,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和现实紧迫性。今天这堂党课,就是要把抗战胜利的精神财富 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历史的回响 与时代的脉动同频共振,让我们在精神上更坚毅、在政治上更清 醒、在行动上更坚定。 一、“烽火记忆”点亮灯塔,照见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照见来路;历史更是一盏灯塔,能指引 前行。80 年前,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经历了最严峻的 生死考验。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 理:国土可以一时失陷,但民族精神绝不能丢失;疆界可以被铁 蹄践踏,但思想阵地绝不能崩塌。抗战的伟大胜利,不仅仅是枪 林弹雨中的胜利,更是信念支撑、思想凝聚的胜利。 (一)烽火回响,警示阵地不可失 从“九一八”的枪声到“卢沟桥”的硝烟,中华民族在苦难 中挣扎,在血火中奋起。侵略者不仅企图占领我们的土地,更妄 想摧毁我们的信仰,用“东亚共荣”的欺骗来麻痹民众。正是在 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揭露敌人真面目, 唤醒民族意志,才使中华大地燃起了不屈的抗战火焰。事实昭示 我们:丢掉了思想阵地,就等于丧失了民族灵魂;丧失了民族灵 魂,就等于丢掉了未来。 (二)血火洗礼,昭示信仰最为坚 面对敌强我弱、装备悬殊的现实,中国人民凭什么能够坚持 十四年,最终赢得最后的胜利?凭的是不屈的精神,靠的是坚定 的信仰。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树皮充饥,直至壮烈殉国;赵一曼 烈士在酷刑下坚贞不屈,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 华”的豪言。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信仰,托起了民族的希望。今 天,我们谈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守住这份信仰。唯 有理想信念的旗帜高扬,民族精神的大厦才不会倒塌。 (三)时代回声,提醒防线须筑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 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如果说 80 年前,我们打赢的是血与火的战 场之战,那么今天,我们必须打赢的是网络空间、舆论场上的思 想之战。国防防线固然重要,但思想防线更为根本。一个民族, 只要精神不倒、信仰不灭,就能够穿越任何艰难险阻,走向新的 胜利。 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就是要从烽火记忆中认清一个现实: 意识形态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战略工程。守住思想阵地,才能守住民族未来;筑牢精神长城, 才能筑牢国家安全。 二、“精神血脉”赓续传承,锤炼意识形态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 的灵魂。”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的 胜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 族的精神血脉。今天,当我们讲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从这条精 神血脉中汲取力量,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一)爱国情怀,锻造对党忠诚的政治赤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正是亿万中 华儿女以家国为重,前赴后继,才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抗战胜 利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最深沉的民族情感,也是最坚固的精神 支柱。今天,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就是要把这种爱国情怀转化 为对党忠诚的赤诚,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让“我是谁、为 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二)民族气节,砥砺不畏强权的政治操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赵一曼烈 士在生死关头作出的铁血回答,也是无数抗日志士以生命书写的 铮铮誓言。面对酷刑,他们宁死不屈;面对威逼,他们铁骨铮铮。 今天,我们做意识形态工作,同样需要这样的民族气节。无论面 对怎样的思想挑战和价值冲击,都必须守住底线、坚守原则,敢 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亮明态度、发出强音,永不向错误思想低头。 (三)英雄气概,淬炼敢于斗争的政治胆魄 抗战胜利靠的不是退缩,而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 从四行仓库的坚守到百团大战的鏖战,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证明: 只要敢于斗争,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 斗争同样复杂尖锐。党员干部要继承这种英雄气概,敢于亮剑、 善于斗争,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当“看客与过客”,而要做 敢于发声、勇于较量的“硬骨头”,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响亮、更 深入。 (四)必胜信念,凝聚坚定自信的政治定力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中国必胜,民族必 胜。正是这种笃定的信念,支撑中国人民在绝境中坚持到底。 今天,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也是要让这种必胜信念内化为党员 干部的政治定力。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我们才能在风云变幻 的国际局势中保持从容,在思想交锋的舆论场上保持清醒,始终 相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五)团结伟力,汇聚众志成城的政治品格 抗战的胜利,不仅靠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更靠亿万群众同仇 敌忾。正是这种“众志成城”,让中华民族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今天,意识形态工作要真正走进群众、依靠群众,团结起最广泛 的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感、意志汇聚起来,转化为守护 主流思想阵地的强大合力。 抗战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