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安全生产暨消防救援
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暨消防救援工作高
质量发展推进视频会议之后,我们立即召开全县的专题部署
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
论述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会议的各项
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
及消防救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压实。刚才,我们共
同听取了市里的统一部署,要求明确,任务具体,我们必须不
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做好
这项工作,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推动全县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的底线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认清形势,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
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自觉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
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与消防救援工作的系列决策
部署,紧紧围绕“遏重大、降较大、减总量”的工作目标,持
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全县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共发生各类
生产安全事故12起,同比下降8.3%;死亡3人,同比下
降25%;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
出动350余次,其中火灾扑救180余起,抢险救援110余起,为保
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
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
大奋战在一线的安全监管人员和消防救援指战员辛勤付出的结
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
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安全生
产和消防救援工作的基础仍然不牢,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
杂。一些问题和短板不容忽视: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
存在。少数单位和干部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
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工作落实上,上热下冷、内紧外松
的现象仍然存在,压力传导没有完全到位,责任链条在“最后
一公里”存在虚化、弱化现象。有的企业负责人重生产、轻安
全,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排查整治流于形
式。二是重点领域的“险情”依然突出。从近期排查情况
看,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
等传统高危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存量依然较大。特别是一些人
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养老院、大型商超、学校等,消防设施
老化、疏散通道堵塞、用火用电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
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一些“三合一”场所、电瓶车违规充
电、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新的消防安全风
险,监管难度持续加大。三是基层基础的“短板”依然明
显。我县部分乡镇的消防救援站建设进度滞后于发展需要,专
职消防队伍力量薄弱,装备配备不足,实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
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部分网格员的安全巡查能力
和专业水平不高,发现和处置早期风险隐患的能力不足。安全
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尚未真正筑
牢。四是监管执法的“力度”依然待加强。部分行业监管部门
存在“宽松软”现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未能
形成有效震慑。“三管三必须”原则在一些领域落实得还不够
到位,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监管空白地带。对事故的调查
处理和责任追究,有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未能真正起
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
无”。当前正值夏秋之交,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高峰期,也是洪
涝、台风、高温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季节,各类风险交织叠
加,安全生产的压力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时时放心不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如履薄冰的谨慎、见
叶知秋的敏锐,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
性,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把措施定得更周全一些,坚决守
住安全生产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与消防救援工
作高质量发展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结果导向,采取更有力、更精准、更务实的举措,全面提升我
县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要以最严标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隐患险
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必须将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
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
态。一要紧盯消防安全领域。要深刻吸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
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聚焦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仓
储物流、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高风险场所,开展
地毯式、拉网式排查。要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堵
塞占用消防通道、损坏停用消防设施、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
电等突出问题。要对“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等
实施最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小火酿成大灾。二要紧
盯交通运输领域。要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的动
态监管,严厉查处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要加大
对农村道路、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的排查治理力度,完善安全
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要加强对水上交通、铁路沿线、寄递物
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三要紧盯建筑施工领域。要强化对深基
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
控,严格落实施工方案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要严厉打击无证
施工、转包分包等违法行为。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