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街道关于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街道关于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 线,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统一部署,街 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居民小区 这一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着力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 务效能,系统性、全方位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取得了阶 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以组织体 系建设为基础,以发挥功能作用为核心,全面提升居民小区党 组织建设质量,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 理效能。 (一)系统部署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筑牢治理“桥头 堡” 坚持把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谋 划,一体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 1.强化顶层设计,做到系统研究部署。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 到,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 的基础。为此,年初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小区党建工 作,制定并印发了《*街道关于全面深化“红色领航·小区善 治”行动提升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实施方案》,明确了 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成立由街道党工 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形成“党工委统一 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组织具 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小区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 障。截至目前,已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4次,专题调度 会6次,确保了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2.强化过程管控,做到常态督促指导。建立健全“街道领导 包联、社区干部直联、工作专班巡联”三级联动督导机制。街 道12名处级领导干部全部下沉,每人挂钩联系1-2个重点小 区,定期深入一线“解剖麻雀”,现场指导解决小区党组织建 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组建由组织、民政、城建等部门 骨干力量构成的巡回指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月对 各社区小区党建工作进展进行实地督查和评估,并将督查结果 纳入社区年度绩效考核,对工作滞后的社区进行约谈提醒,有 效传导了压力,激发了动力。 3.强化资源整合,做到保障坚实有力。破解制约小区党组织 作用发挥的“缺人、缺钱、缺阵地”难题。在资金保障上,街 道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5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小区党组 织活动开展、阵地建设及党员骨干培训。积极探索“向上争取 一点、财政划拨一点、党费补充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多元 化经费筹措渠道,指导15个小区党组织成功领建“友邻互助基 金”,累计募集资金18.6万元,策划实施了助老扶弱、青少年 关怀等微公益项目34个。在阵地保障上,依托全街道28个“党 建+”邻里中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小区内部,通过盘活物业 用房、架空层等闲置空间,高标准建设小区“邻里服务 站”23个,打造了集议事、学习、活动、服务于一体的“家门 口”党群服务微阵地。 (二)全面推动居民小区党组织有心有效全覆盖,织密组 织“一张网” 坚持“应建尽建、能建快建”原则,着力在组织覆盖、队伍 建设和规范运行上下功夫,确保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个小区、每 个楼栋。 1.严密组织体系,提升覆盖质量。持续深化组织体系“穿透 工程”,在巩固既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 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 对辖区内所有居民小区进行再摸排、再梳理,针对部分新建小 区、混合型小区党员数量不足等问题,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 建、片区联建等多种方式,确保党的组织无空白。目前,全街 道已建立居民小区党组织86个,划分楼栋党小组295个,确定党 员中心户612户,实现了对112个商品房小区、保障房小区和老 旧小区的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 2.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头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 位,突出“双好双强”标准,大力选拔小区党组织书记。采 取“内部推选、组织选派、社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从业主 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中择优选拔了86名小 区党组织书记。同时,主动吸纳社区民警、业委会和物业服务 企业的党员负责人进入小区党组织班子,担任兼职委员,形成 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领导集体。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 叉任职”机制,小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主任 的比例达到45%,有效强化了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建立提 前介入机制,在业委会换届选举中,由小区党组织靠前把关人 选,对照11项“负面清单”进行资格审查,成功推荐69名优秀 党员进入新一届业委会班子。 3.规范有序运行,激发内生动力。制定《*街道居民小区党 支部工作指引》,明确小区党支部的8项基本职责和5项重点任 务,为支部工作提供了清晰“路线图”。全面推行支部工作标 准化建设,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 员等基本制度。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推行在职党员“线 上报到、线上认岗、线下服务”模式,设置了政策宣传、文明 倡导、健康指导等6大类30余种服务岗位,推动超过3200名在职 党员到居住小区报到服务,精准认领并完成了居民“微心 愿”1500多个。 (三)引导发挥好居民小区党组织功能作用,激活治理“一 盘棋” 紧扣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核心任务,建立健全四大机 制,推动小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挑大梁。 1.健全党员带头发挥作用机制。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服 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活动,在小区内设立“党员先锋 岗”“党员责任区”。根据小区特点和党员特长,广泛组 建“红细胞”党员突击队、“银发”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功 能型服务团队50余支,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治安巡逻、扶老 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年内累计开展活动超过1200场次。挖掘 小区内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的党员能人,设立“老*党员工 作室”“*邻里调解室”等特色功能室27个,为居民提供法律咨 询、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专业化服务600余场次,让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彰显。 2.健全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大力推行“党建联盟”模式,推 动小区党组织主动与驻区单位、沿街商铺、“两新”组织等党 组织结对共建。目前,已推动65个小区党组织与辖区内110家单 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 清单”三张清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创新开展资源置换合 作,如*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律所为小区 居民提供每月两次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社区则为律所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