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核心就是“实
打实找问题、硬碰硬抓落实”。去年一年,我们区农业农村工
作有不少看得见的进步: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比前年增
产0.8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11.3%;新建的2.1万亩高标准农
田,让XX镇、XX乡的3000多户农户亩均增收200多元;农村公路
新建改建了108公里,XX村、XX村这些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
一身泥”的自然村,现在小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还有农村
改厕完成4200户,垃圾收运覆盖率从去年的75%提到了92%。但
我们不能只看成绩,问题也得摆到台面上:有些乡镇的特色产
业还是“小打小闹”,比如XX乡的草莓,种了好几年还是“只
卖鲜果没加工”,一斤最多卖20块,要是做成果酱、冻干,身
价能翻两三倍;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贫富差距”大,好的村去
年收入超50万元,差的村才3万多,连日常办公开支都紧张;还
有农村养老,不少村里的老人反映“想看病得跑十几里,想找
个人聊聊天都难”。今年剩下这四个月,是农业农村工作“收
尾冲刺”的关键期。今天我重点讲五个方面的工作,每一项都
明确“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大家听完之后要
直接对号入座,把任务扛起来、落下去。
一、锚定产业兴农“强引擎”,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钱袋子”,没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农民
增收、村集体壮大都是空谈。去年我们区农业总产值突破38亿
元,但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还没解决。接下来要聚
焦“种得好、卖得好、效益好”,把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
优。
(一)“种好粮袋子”,守牢民生基本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区作为全市重要的产粮
区,必须把“饭碗”端得更稳。去年我们虽然完成了粮食播种
面积32万亩的任务,但XX镇有200多亩撂荒地没种上,XX乡部分
地块因为灌溉跟不上,亩产比周边低了150斤。今年要把这
些“短板”补起来,确保粮食总产量不低于15.5万吨。一是压
实耕地保护责任。区农业农村局要联合自然资源局,月底前完
成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回头看”,把30.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
边界划清楚、标牌立起来,凡是占田建房、挖塘养鱼的,10月
底前必须整改到位;各乡镇要逐村逐户排查撂荒地,XX镇
那200多亩,要联合村两委动员农户复种,实在没人种的,由村
集体托管种植,11月前必须全部种上小麦。二是提升粮食单产
水平。区农技推广中心要把去年表现好的“豫农035”“郑
麦136”这些良种,免费发放给种粮大户和散户,确保良种覆盖
率达到98%以上;下个月要组织3轮农技培训,从播种、施肥到
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农户,特别是针对XX乡灌溉问题,要
在9月底前完成2条支渠清淤,新增灌溉面积1200亩,争取让这
些地块亩产再提100斤。三是保障种粮收益。区财政局要确保种
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在下个月全部发放到位,一户都不
能漏;农业农村局要对接市农担公司,给种粮大户提供低息贷
款,今年至少帮助50户解决资金难题;还要建2个粮食烘干中
心,分别放在XX镇和XX乡,解决农户“晒粮难”的问题,10月
底前必须建成投用。
(二)“做优菜篮子”,激活增收新动能
我们区离市区只有25公里,发展近郊蔬菜产业有天然优势。
去年XX镇的蔬菜大棚亩均收入2.3万元,比种粮食高了3倍,但
全区蔬菜种植面积才3.5万亩,还有很大空间。今年要重点扩大
种植规模、提升品质,让更多农户靠种菜赚钱。一是扩大设施
蔬菜规模。XX镇要在现有1200亩大棚基础上,再新建500亩日光
温室,主要种黄瓜、番茄这些反季节蔬菜,11月底前完成主体
建设,明年春节前就能上市;XX乡要发展200亩露地蔬菜,种菠
菜、生菜这些速生叶菜,对接市区的超市和菜市场,搞“订单
种植”,确保农户种出来就能卖掉。二是严把蔬菜质量关。区
市场监管局要在每个蔬菜种植村设1个农残检测点,每天抽检蔬
菜样品,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上市;农业农村局要推广绿色种植
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今年争取打造3个“绿色蔬菜示范基
地”,每个基地至少带动50户农户。三是畅通销售渠道。区商
务局要组织“农超对接”活动,下个月就联系市区的XX超
市、XX生鲜等10家企业,签订供货协议;还要建1个农产品集散
中心,放在XX国道旁边,配套冷库和分拣车间,10月底前投
用,让农户的蔬菜不用再拉到市区去卖,在家门口就能卖个好
价钱。四是带动农户参与。鼓励村集体牵头成立蔬菜种植合作
社,比如XX村去年成立的合作社,把20户散户的土地集中起来
种大棚,户均增收1.2万元,今年要在全区推广这种模式,每个
乡镇至少建2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300户农户种蔬菜。
(三)“延伸产业链”,打造发展升级版
现在我们的农产品大多是“原字号”出售,比如XX镇的草
莓、XX乡的葡萄,摘下来直接卖,利润大头都被中间商赚走
了。今年要重点抓加工、抓品牌,让“初级产品”变成“增值
产品”。一是建农产品加工园。在XX工业园区划出100亩地,建
农产品加工园,重点引进草莓果酱、葡萄汁、粮食深加工企
业,年底前至少签约2家企业,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投产后能
带动500人就业,让农产品附加值至少提升50%。二是培育本土
加工企业。对我们区现有的XX食品厂、XX粮油加工点这些本土
企业,区里给政策支持:今年新增的加工设备,按购置款
的30%给补贴,最高补50万元;帮助企业申请“SC”认证,解决
产品入市问题,年底前至少帮助3家企业完成认证。三是发展休
闲农业。XX镇的草莓园、XX乡的葡萄园,要配套建采摘步道、
停车场、休息亭,搞“采摘+餐饮”,比如XX草莓园去年搞采摘
游,每亩增收5000元,今年要在全区打造5个休闲农业示范
点,每个示范点至少带动20户农户参与,10月底前完成配套设
施建设。四是推动“农旅融合”。区文旅局要把XX村的古村
落、XX水库的自然风光,和周边的农产品基地串起来,设
计2条“农业观光线路”,下个月就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推
广,吸引市区游客过来,今年争取带动沿线农户户均增
收3000元以上。
(四)“打响特色牌”,擦亮区域金名片
我们区有不少特色农产品,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比
如XX村的手工粉条,用传统工艺做的,口感好但知道的人
少;XX乡的土鸡蛋,散养的柴鸡下的蛋,比普通鸡蛋贵1块钱还
不好卖。今年要把这些“特色宝贝”推出去,打造我们区
的“农业名片”。一是挖掘特色产品。各乡镇要在9月底前排查
一遍,把本地的手工制品、特色种养产品都摸清楚,比如XX镇
的手工挂面、XX村的蜂蜜,建立“全区特色农产品名录”,每
个乡镇至少上报3个特色产品。二是打造区域品牌。区农业农村
局要注册“XX农品”区域公共品牌,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
标准,今年先把XX手工粉条、XX土鸡蛋这2个产品纳入品牌体
系,通过市区的展销会、线上平台推广,年底前让这2个产品的
销量翻一番。三是拓展线上销售。区电商服务中心要在每个乡
镇建1个电商服务站,培训50名农村电商主播,下个月就组
织“助农直播”,每周至少播2场,重点推特色农产品;还要和
拼多多、抖音电商合作,开设“XX区农特产店”,今年争取线
上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四是举办特色活动。11月份要办“全
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让农户、合作社直接和采购商对
接;XX镇可以在12月份办“粉条文化节”,搞粉条制作体验、
美食品鉴,吸引游客,带动产品销售,今年争取通过活动带动
特色产品增收500万元以上。
二、织密设施强基“保障网”,夯实乡村发展“硬底盘”
农村基础设施就像“筋骨”,筋骨不强,乡村发展就没底
气。去年我们在道路、水利、电力这些方面花了不少功夫,但
还有不少“堵点”:XX村到乡镇的路还是砂石路,下雨天根本
没法走;XX乡有3个村的自来水经常停水,农户得去井里挑
水;还有部分村的电网老化,夏天空调都带不起来。今年要集
中力量补短板,让农村的“硬条件”跟上发展脚步。
(一)“路通百业兴”,打通城乡“微循环”
农村公路是“致富路”,去年我们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8公
里,实现了80%的行政村通双车道,但还有12个自然村没通硬化
路,23个行政村的主干道没装路灯。今年要把“通硬化路、通
路灯、通公交”作为重点,让群众出行更方便。一是推进自然
村道路硬化。区交通局要在9月底前制定方案,对XX村、XX村
等12个自然村的砂石路进行硬化,总共要修32公里,宽度不低
于3.5米,11月底前必须完工,让这些村的群众冬天不用再
走“泥水路”。二是完善路网配套设施。每个通双车道的行政
村,要在10月底前建1个候车亭,方便群众等公交;在道路两侧
修排水沟,总共要修80公里,解决雨天积水问题;在急弯、陡
坡路段装反光镜和警示标志,确保行车安全,11月底前完成所
有配套。三是加强道路养护管理。每个乡镇要配5-8名专职养护
员,负责道路清扫、坑洼修补,区交通局每月要检查一次养护
情况,对养护不到位的乡镇要通报批评;还要建立“群众监
督”机制,群众发现道路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举报,区交通局
要在24小时内响应处理。四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区交通运
输公司要在10月份新增2条城乡公交线路,把XX乡、XX镇的8个
村串起来,公交车每天至少发4班,票价不超过3元;还要在村
里设公交站牌,标注发车时间,让群众“出门就能坐公交,几
块钱到市区”。
(二)“水活万物生”,拧紧民生“水龙头”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去年我
们修了15公里灌溉渠道,解决了1.2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但还
有3.5万亩农田“靠天吃饭”,1.8万户农户的饮水不稳定。今
年要重点抓灌溉和饮水,让“旱能灌、涝能排、饮水安”。一
是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区水利局要在9月底前完成XX水库灌区的
维修改造,清淤渠道25公里,新增灌溉泵站3座,让周边2.1万
亩农田实现“自流灌溉”;在XX乡推广喷灌、滴灌技
术,建500亩节水灌溉示范田,每亩能节水30%,还能省人
工,11月底前完成建设。二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对XX村、XX村等经常停水的村,要在10月底前更换老化的供水
管网,总共要换18公里,还要新增2眼深水井作为备用水源,确
保农户24小时有水用;区疾控中心每季度要检测一次农村饮用
水水质,结果要在村里公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三是推
进防洪排涝建设。在XX河、XX沟等易涝河段,要在11月底前加
固堤防8公里,清理河道淤泥12万立方米,新建排水闸4座,确
保汛期雨水能及时排出去,不淹农田、不淹村庄;每个乡镇要
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储备编织袋、铁锹等物资,组建50人的应
急队伍,汛期随时能上阵。四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严禁在河道
内乱采砂石、乱倒垃圾,区水利局要每月巡查一次,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推广“节水农业”,引导农户减少大水漫灌,今年
争取全区农业用水量减少5%;在村里建雨水收集池,用于灌溉
和绿化,每个村至少建2个,12月底前完成。
(三)“电稳民心安”,点亮乡村“夜经济”
现在农村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夏天空调、冰箱一起开,部分
村就会跳闸;还有XX乡的蔬菜大棚,需要恒温设备,停电一次
就可能损失好几万。今年要升级农村电网,让电力“供得上、
用得稳”。一是升级农村电网设施。区供电公司要在9月底前制
定电网升级方案,对XX镇、XX乡等用电紧张的区域,新增变压
器25台,改造老化线路38公里,确保农户用电负荷再增加30%也
不会跳闸;对蔬菜大棚、养殖场等用电大户,要单独拉专
线,保障用电稳定,11月底前完成改造。二是保障农业生产用
电。在春耕、秋收等用电高峰期,供电公司要安排专人巡查线
路,确保不跳闸、不断电;对农业生产用电实行“优惠电
价”,比普通居民电价低0.1元/度,减轻农户负担;在XX镇的
高标准农田区,建2个电力服务点,农户用电有问题,1小时内
就能上门维修。三是推进“亮化工程”。在农村主干道、村委
会、文化广场等地方装路灯,今年要装1200盏,其
中XX村、XX村等10个村要实现“主干道全亮化”,9月底前完成
安装,10月底前全部亮灯;路灯要采用太阳能的,既节能又不
用交电费,村里只负责日常维护。四是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每
个乡镇的供电所都要开通“农业用电绿色通道”,农户报装、
维修用电,要在24小时内响应;对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
体,要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定期上门检查线路,今年至
少服务500户特殊家庭。
(四)“网连千万家”,架起数字“连心桥”
现在是数字时代,农村不能“掉队”。去年我们实现了行政
村光纤全覆盖,但还有8个自然村没通宽带,部分村的5G信号不
好,农户想直播卖农产品都卡。今年要推进“数字乡村”建
设,让农村也能享受数字红利。一是完善农村通信设施。区联
通、移动公司要在9月底前完成8个自然村的宽带建设,实现全
区所有自然村“通宽带”;在XX镇、XX乡等人口密集区域,新
增5G基站15个,确保5G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11月底前完成
建设,让农户上网、直播不卡顿。二是推广智慧农业应用。
在XX镇的高标准农田区,建“智慧农业平台”,通过传感器监
测土壤湿度、温度,用手机就能控制灌溉、施肥,今年要覆
盖1000亩农田,12月底前完成建设;给种粮大户、合作社免费
培训智慧农业技术,今年至少培训200人次。三是推进“数字政
务”进村。在每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数字政务终端”,群
众不用跑乡镇,在村里就能办社保、医保缴费、补贴申请等业
务,9月底前每个村都要装好,还要培训1名村干部负责操
作,确保群众“小事不出村”。四是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区人
社局要联合电商服务中心,在每个乡镇办2期数字技能培训
班,教农户用微信、抖音,学网上购物、直播卖货,今年至少
培训1000人次;针对留守老人,要手把手教他们用手机视频通
话、缴水电费,让老年人也能“玩转”数字设备。
三、激活治理增效“动力源”,构建乡村和谐“新格局”
乡村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去年XX村通过“党员联
户+村民议事会”,解决了宅基地纠纷12起,群众满意
度98%;但还有部分村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矛盾没人
管”的问题。今年要抓党建、强自治、重法治、扬德治,让乡
村既“平安”又“和谐”。
(一)“党建引领强”,筑牢治理“主心骨”
村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头雁”,书记强、班子硬,村里
的事就好办。去年我们调整了18名村书记,平均年龄从52岁降
到45岁,但还有5个村的班子战斗力不强。今年要建强村党组
织,让“红色堡垒”更坚固。一是选优配强村书记。在10月底
前完成5个薄弱村的班子调整,优先选拔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
手当村书记,年龄控制在50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对新当选
的村书记,要集中培训1个月,教政策、教方法,让他们“上任
就能干”。二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行“党员联户”制
度,每个党员联系10-15户群众,负责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困
难帮扶,比如XX村的党员每月上门走访联户群众,去年帮群众
解决难题80多件,今年要在全区推广,11月底前实现党员联户
全覆盖。三是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每个村要每月开1次党员大
会,每季度开1次村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员大会、村
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不能“干部说了算”;区组织部每半年
要考核一次村党组织,对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
到位的调整班子。四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组织要带头发展
集体经济,比如XX村靠出租闲置厂房、发展光伏产业,去年收
入56万元,今年要每个村至少找1个增收项目,比如搞土地流
转、建农产品加工点,年底前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超
过5万元,其中20个村超过20万元。
(二)“自治聚合力”,激活群众“主人翁”
乡村治理不是干部的“独角戏”,得让群众参与进来。去
年XX乡搞“村民夜话”,每月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开一次会,群
众有啥意见、啥需求都能说,解决了不少难题。今年要推广这
些好做法,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管”。一是完善村民议事机
制。每个村要建立“村民议事会”,成员由村民推选,包括老
党员、老干部、致富能手、普通群众,总共15-20人,村里的修
路、改厕、集体资产处置等大事,必须经议事会讨论通过;每
月要开1次议事会,结果要在村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
广“村民夜话”“庭院议事”。每个乡镇要选择3个村试点,每
月在晚上或周末,把群众召集到文化广场、农户庭院,干部和
群众坐一起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