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经
济文选》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近期参加区委常委会(扩大)会
议的学习内容,以及个人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研读
思考,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概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
识和体会,希望能与各位同志交流互鉴,共同深化理解、凝聚
共识。
一、深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与理论
价值
通过原原本本研读《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
力》等重要篇章我感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
念,更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指向十分明确的时代命题。它深
刻回答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以什么样的生产力、
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其生成的根本动力
上。它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改良或量的叠加,而是一种由
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
催生的质变。其本质是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这
与以往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有
着根本区别。这一点对我区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指导意
义。过去,我们可能更习惯于在存量上做文章,在规模上求效
益。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真正转
移到创新驱动上来。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其发展的核心追求
上。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鲜明特征核心标志是全
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这清晰地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评价的
标准。发展的目的不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是要实现
更可持续、更具韧性、更有效率的增长。这要求我们必须彻底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发展模式
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深刻转变。
最后,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
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生产力理论与新
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
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在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学深悟透这一概
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思想前提。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对标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反思自
身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对照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结
合我区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我认为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潜
力,更要正视存在的短板和挑战。正如区委常委会上所强调
的,我们要立足*区实际,找准区域协同发展定位。那么,我们
的“实际”是什么?优势在于,我们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
场空间,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短板则更为突出:我们
的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战略性
新兴产业虽有布局,但体量偏小,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和核心竞
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平台相对匮
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力都有待提升。这些问
题,归根结底是新质生产力发育不足、成长不快的具体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委提出的“两高四着力”发展要求以及市
委明确的“一源一区一堡一地”战略定位,为我们指明了前进
方向和奋斗坐标。但是,如何将这些宏观战略转化为我区发展
的具体路径?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总牵
引。我们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满足于修修补补,必
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脱胎换骨”的决心,推动一场深
刻的发展范式变革。具体来说,需要反思几个问题:我们的招
商引资,是否真正做到了“招新引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