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集团纪委“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集团纪委“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
总结上半年集团纪检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
半年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核心的重点工作进行
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同志在相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纪
委关于安全文明办案的明确要求,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三化建设”的时代
要求
今年是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在集团党
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事业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截至今年上半年,集团业务已从 X 省
稳步拓展至全国多个省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能。集团承建的
X 国道改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将在今年底
实现关键节点目标。在公路养护领域,我们继续保持着省内领先
地位,自 2022 年养护里程峰值突破 7.3 万公里以来,截至 2024
年 6 月的累计养护总里程已达 90078 公里,预计到今年上半年,
这一数字已稳步增长至超过 9.2 万公里,为保障区域交通大动脉
的畅通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建
设者和养护工人的辛勤汗水,更离不开一个风清气正、纪律严明
的政治生态作为坚强保障。
在此背景下,集团纪检监察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三化建设年”行动为总抓手,忠诚履职、积极作为,推动监
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监督网络从过去简单的
“有形覆盖”向如今的“有效覆盖”深度转变,通过一系列扎实
举动,成功打通了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纪检工作的震慑
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集团纪委
和各级纪检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然而,在肯定
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布满挑
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随着集团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
2023 年中标总额高达 490 多亿元,新业务、新项目、新模式不
断涌现,这必然带来了新的廉洁风险点。从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
管理,到大宗物资的采购招标;从劳务队伍的审慎选择,到关键
岗位的人事任免,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被“围猎”腐蚀的风险,都
考验着我们的监督智慧与执纪能力。我们必须深刻地反思,面对
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原有的监督方式、工作流程和队伍
能力是否还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否存在制度建设的“模
糊地带”?是否存在执纪问责的“宽松软”现象?是否存在干部
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今天
强调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和现实出
发点。“三化建设”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破解当前难
题、应对未来挑战、保障集团行稳致远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
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
现实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三
化建设”推向纵深。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系统性举措擘画“三化建
设”实践蓝图
推进“三化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
紧扣“提升办案质效、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纪法教育”这三大核
心任务,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
效。
第一,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石,筑牢履职尽责的坚固防线。规
范化是“三化建设”的基础,核心在于“标准”和“程序”。没
有规矩,不成方圆。纪检监察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利剑”,必
须在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下行使。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
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链条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再造。从问题线索
的受理、分办、初步核实,到执纪审查的立案、调查取证、审理
谈话,再到案件的处分执行和归档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
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
数字化转型经验我们应加快开发和应用集团内部的纪检监察工
作信息平台,将标准化流程固化于系统之中,实现线索管理、
案件办理、监督检查的线上流转和痕迹化管理,确保每一步操作
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二要实现权力边界的清晰化。必须明
确界定集团纪委、各子(分)公司纪检机构以及纪检专员的职责
权限和工作边界。什么层级的问题由谁负责,调查权限有哪些,
处置权限到哪里,必须用制度形式予以明确。这既是赋予基层纪
检干部履职的底气和依据,也是防止权力滥用或不作为的“紧箍
咒”。要坚决杜绝工作中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确保纪
检监察权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三要实现日常监督的精细化。日
常监督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关键。必须将监督探头架设到集
团经营管理的“神经末梢”。要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
强化对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制度执行、重点项目建设、大额资金
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的嵌入式监督。要完善纠治“四风”问
题的长效机制,对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深挖根源、靶向治疗。同时,要
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将清廉理念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家风建
设,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法治化建设为核心,提升正风肃纪的权威效能。法
治化是“三化建设”的关键,核心在于“法治思维”和“依规依
纪依法”。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极强,必须在
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经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