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阅兵
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2025 年 9 月 3 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辉煌日子。今天上午,
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在北京 XX 广场隆重
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大会。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气势
如虹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 XX 门,当一件件国之
重器首次亮相震撼登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
我心中激荡奔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更是高屋建瓴、
思想深邃、意蕴深远,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作为一名交通战线
的党员干部,一名服务于 XX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我
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现结合个人思
想和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在感悟家国情怀中筑牢思想根基
总书记的讲话和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是一堂生动的爱
国主义教育课、一堂深刻的历史哲学课,更是一堂鲜活的强军实
践课。通过学习和观看,我的认识得到了三个层面的深化。
(一)深刻认识到这是国家力量的庄严宣示,是捍卫和平的坚
定决心。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
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要求全军将士“加快建设世界一
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此次阅兵,45 个
方(梯)队体系化、模块化编组,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
质作战力量首次集中亮相,一批陆海空基战略重器和高超精打、
无人作战装备震撼登场(央视)。这不仅仅是一次装备的展示,更是
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跃升的集中体现。它雄辩地
证明,中华民族已经彻底告别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历史,
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种力量,是敢于对一切来犯
之敌说“不”的底气,是面对“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
的世界之问时,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坚强后盾(央视)。这启示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真保
障。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
域的综合实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一个强大、可靠、高效的交通网
络,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钢铁长城”。
(二)深刻认识到这是历史精神的赓续传承,是民族复兴的磅
礴伟力。阅兵式上,“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等一面
面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英雄战旗迎风飘扬。这不仅是对先烈的深
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崇高致敬。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
“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
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央视)。80 年前,无数先辈为了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80
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面临的
挑战和考验同样艰巨。阅兵展现出的那种“除了‘太齐了’,还
能怎么形容”的极致标准、那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正是伟大
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攻坚克
难的法宝,是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强大
动力。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永远不能丢。
(三)深刻认识到这是人民军队的时代新貌,是服务人民的根
本宗旨。从火箭军某部潜入深山执行任务后直接奔赴训练场,到
海军某部从野外驻训场直接开赴阅兵场,再到 4 支战略兵种代表
新域新质力量擎崭新军旗首次受阅。这背后是人民军队“听党指
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生动实践。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其
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A 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人民安
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任何工作,无论其形态
如何变化、技术如何迭代,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为
了人民”。作为交通局长,我所负责的工作,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
头连着民生福祉。每一条道路的规划、每一座桥梁的建设、每一
条公交线路的优化,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
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交通为民”的
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在汲取阅兵智慧中谋划交通发展
阅兵盛典不仅是视觉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更蕴含着丰富的
思想方法和工作智慧,为我们做好地方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深刻
启示。
(一)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此次阅
兵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各军兵种协同作战、
各作战要素高度融合,展现了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这对于我们
的交通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交通发展早已不是“修条路、
架座桥”的单点突破模式,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
破除“铁路归铁路、公路归公路”的条块分割思想,树立大交通、
大融合的理念。要以战略眼光谋划 XX 区的交通布局,主动融入
国家和省市的交通大网络,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路(若有)、航
空(若有)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协同发展。要像军队构建联合作战
体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