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
引,围绕党员教育集中培训全覆盖目标任务,通过强化阵地
建设、精准分类施策、创新教育载体、健全工作制度四大举
措,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激活“神经末梢”,构建起立体化、
精准化、长效化的党员教育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兜底培训工作
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共享阵地建设,让培训载体“强”起来。坚持把阵
地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的基础工程,按照“市级统筹、县级整
合、基层共享”思路,打造功能多元、资源互通的立体化培
训阵地。一是建强“主阵地”。坚持市县乡党校一盘棋,将
全市党校系统师资班列入主体班管理,实现经费单列、常态
化举办。发挥市委党校指导帮带作用,实行骨干教师联系县
校制度,每个班子成员包联3至4个县,39名骨干教师深入13所
县级党校,着力提升县级党校教学培训能力;按照“六有”要
求(有组织机构、有教学场所、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
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标准化打造147所乡镇(街道)党
校,将市县两级党校送课下乡与乡镇党委自主培训相结合,实
现乡镇党员教育阵地全覆盖,让基层党员在家门口随时“充
电”。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市级重点培训班10期,县
级普遍培训班149期,指导各乡镇举办兜底培训1193期,培
训党员26.5万余人次。同时,注重基层党员培训质效,探
索实施“普通党员进县级党校”全覆盖培训工程。比如,盐
湖、新绛等县(区)聚焦提升基层党员政治素养和能力水
平,从2021年开始,每年按20%的比例在县级党校培训普通党
员,通过五年周期实现基层普通党员培训全域覆盖,为基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党员队伍保障和
思想政治支撑。二是用活“教学点”。依托博物馆、河东池盐
博物馆、盐湖22号堤埝等,精心打造“沿着总书记足迹”现场
教学路线。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夏县堆云洞、绛县迴
马岭等68个红色教育基地和60余个以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产
业发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共享现场教学点,开发40余条红色研
学线路,实现阵地使用从 “单一专用” 向 “多元共享”转
变,方便各级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
员以“沉浸式”现场教学方式,增强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实践
性、感染力。比如,闻喜县礼元镇利用裴柏廉政教育基地,组
织党员接受*氏家风家训熏陶,为培养巩固良好家风家教提供
了范例。三是用好“云平台”。顺应“互联网+党建”趋势,发
挥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作用,有效拓展新媒体时代党员教育
培训新路径,优化提升2433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鼓
励各级党组织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组织党员集中培训、主题党
日和“三会一课”的重要平台,让党员教育线上课堂用好“身
边事”、办在“家门口”、传出“好声音”。比如,芮城县利
用“小鱼易连”云视讯平台,构建起“县级党校+乡镇党校+村
级党群服务中心”的全域同步课堂,让优质培训资源直达基层
一线,运行以来共举办普通党员进党校等专题培训50余场,培
训党员干部4万余人次,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
(二)精准分类施策,让培训对象“赞”起来。坚持问题
导向和结果导向,针对基层党员不同特点,进行精准培训,有
效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内容叫好又叫座。一是针对农村党
员“不误农时灵活训”。持续擦亮党员冬训品牌,紧扣本地农
业生产周期特点,将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定为集中冬训期,构
建“理论学习+政策解读+技能储备”三维课程体系,集中开展
大规模、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政策宣讲。同时,突破“冬季单
训”局限,建立“四季轮训”机制,在春耕备耕(3-4月)、
夏管间隙(7-8月)、秋收结束(10-11月)等农闲时段,开
设30分钟“田间微课堂”,由“土专家”“田秀才”现场示
范玉米螟生物防治、苹果套袋等实用技术;精准开设中药材
晾晒加工、农村电商直播等“订单班”;组织党员到专业合作
社、龙头企业开展“观摩+研讨”,推动“培训课堂”与“农
业生产”“加工车间”无缝对接。二是针对流动党员“拓宽渠
道不断线”。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流入流出联动,开展“云
端”课堂教育,依托线上平台建立流动党员学习群组,利用学
习强国、党建等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定期开展线上主题党日、
交纳党费、思想汇报。两地协同联动,流出地党组织定期联
系,寄送学习材料;流入地党组织主动接纳,安排就近参加组
织生活和学习,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
学、流动不流失”。同时,各县利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
时机,组织专题培训或座谈等形式进行集中“补学”和情况通
报,吸引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并有1070名
在外党员成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三是针对老弱党员“送
学上门暖人心”。结对精准服务,安排支部委员、青年党员
或党小组长与年老体弱党员结对,定期上门“读学”(朗读文
件、报刊)、“听学”(听取老党员意见、口述历史)、“讲
学”(讲解重点内容)。同时,将送学上门与组织关怀融合
起来,把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最需要的党员当中。比如,垣
曲县各级党支部在送学上门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及时
了解生活困难、听取意见建议,体现组织温暖。四是针对“三
新”领域党员“学用结合重实效”。即,针对新经济组织、新
社会组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党员。工间微党课提效,打造“暖
新e家”党建服务平台,设置“每日一练”“积分商城”模
块,引导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利用晨间早会、
工间休息等“间歇之余”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通过
答题积分来兑换水杯、雨具等实用物品,增强学习吸引力。目
前,平台注册人数 1.9万余人,基本实现新业态从业人员全覆
盖。社区课堂聚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新就业群体专场
党课”,融入职业规划与权益保障内容。跨界资源整合,联合
行业党委、产业园区,推行“理论学习+技能比武”模式,将培
训与技术革新、岗位建功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