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党建之强,促科研之兴
同志们,根据政治轮训计划,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党建引领
科研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课题。作为国有科研机构的骨干力
量,我们肩负着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一
部国有科研机构发展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
历史,党的领导是科研事业的“根”与“魂”,党的建设是破
解“卡脖子”难题、实现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当前,面对百
年变局与科技革命浪潮,国有科研机构如何扛起“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核心在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
展”。今天的党课,我从“核心逻辑”“科学模式”“实践路
径”三个维度,厘清“为何抓党建引领”“如何抓党建融
合”“怎样让党建落地”,真正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优
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深刻把握核心逻辑,党建是科研高质量发展
的“生命线”“压舱石”“加速器”
党建与科研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根绳”:党的领导定
向、党的建设筑基、党建水平提速。这是国有科研机构政治属
性与使命属性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党的领导
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方向错则一切归零。坚定不
移跟党走,是科研不偏航的根本。一是党的领导是把握政治方
向的“定盘星”。我们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科研团
体”,科研工作既是政治性业务,也是业务性政治。比如攻
关“种子卡脖子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研
发农业节水技术,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脱离党的领
导,科研易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二是党的领导是永
葆公有公益的“护身符”。国有科研机构的“公有”,要求成
果不为少数人谋利;“公益”,要求成果服务实际需求。部分
团队追“短平快”项目、逐“高引用”论文,根源是弱化党的
领导,忘了“科研为谁”。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守住“天
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初心。三是党的领导是实现自立自强
的“定海神针”。从“两弹一星”到新冠疫苗研发,重大科技
成就皆源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比如跨学科攻关团队,靠党组
织协调资源、凝聚力量,才突破技术瓶颈。没有党的领导,就
没有中国科研的跨越式发展,更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二是党的建设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基础弱
则大厦不稳。党建强则科研强,党建兴则事业兴。这一“压舱
石”体现在三个关键力量:一是党的组织是科研创新的“指挥
部”。我们坚持“一盘棋”谋划,将党建“基本功”与科
研“主业务”捆在一起抓,抓党建时考量服务科研选题,抓科
研时检验党建实效。去年某支部围绕“智慧农业”项目,把党
小组建在攻关组,党员带头破解传感器国产化难题,正是“指
挥部”作用的体现。二是领导干部是科研创新的“带头
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需将党的创新
思想贯穿科研全程。我们要求班子成员汇报工作时,既谈科研
进展,更谈党建如何引领科研,倒逼干部当好“双带头人”。
三是党员专家是科研创新的“排头兵”。关键时刻看党员:老
党员李教授扎根田间十年攻克盐碱地种麦技术,青年党员团队
奋战三月突破量子通信算法,皆是“党员当先锋、科研创佳
绩”的鲜活例证。党员专家的先锋作用,就是科研最直接的战
斗力。三是党建水平是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党建优
则动力更足。提高党建水平,就是给科研装“发动机”。一是
打造“强引擎”,转化“软实力”为“硬支撑”。通过“思
政+科研”专题学习,让党员专家结合“国家粮食安全”谈育
种、结合“双碳目标”谈能源,将思想共识转化为科研行动。
二是当好“主心骨”,构建科研特色党建格局。坚持“围绕科
研抓党建”,将党建与科研“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重
大项目立项时,党组织审核是否契合国家战略;团队组建
时,优先考虑党员骨干。三是建强“硬堡垒”,转化组织优势
为科研优势。在项目组建党小组、攻关一线插党旗,比如“人
工智能+农业”项目临时党支部,半年突破作物病虫害智能识别
技术,实现“组织建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四是激
活“蓄水池”,营造潜心科研生态。落实“党管人才”,为青
年科研人员配“党员导师”,完善容错机制,弘扬科学家精
神,让人才成为创新“源头活水”。
第二部分:精准践行科学模式,党建与科研同频共振、互促
共进。解决“怎么做”,核心是抓好“党建领航、党建融合、
党建赋能”三大模式,推动二者从“物理叠加”变为“化学反
应”。一是以“党建领航”把准科研方向,确保创新不迷
向。“领航”即“领方向、领思路、领队伍”。一是以政治领
导力引领创新力。党委每年制定“使命清单”,将“服务粮食
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分解为科研项目;重大决策前,先
审“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去年我们否决偏离“四个面向”的
项目,转投“农业绿色低碳技术”,印证了政治引领的重要
性。二是以思想引领力催生创新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
脑,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科研讲理论”。比如学
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时,育种支部
谈“育中国种”、农机支部谈“造大国重器”,让“个人理
想”融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