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引,围 绕党员教育集中培训全覆盖目标任务,通过强化阵地建设、精准 分类施策、创新教育载体、健全工作制度四大举措,着力夯实基 层基础、激活“神经末梢”,构建起立体化、精准化、长效化的 党员教育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兜底培训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共享阵地建设,让培训载体“强”起来。坚持把阵地 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的基础工程,按照“市级统筹、县级整合、基 层共享”思路,打造功能多元、资源互通的立体化培训阵地。一 是建强“主阵地”。坚持市县乡党校一盘棋,将全市党校系统师 资班列入主体班管理,实现经费单列、常态化举办。发挥市委党 校指导帮带作用,实行骨干教师联系县校制度,每个班子成员包 联 3 至 4 个县,39 名骨干教师深入 13 所县级党校,着力提升县 级党校教学培训能力;按照“六有”要求(有组织机构、有教学 场所、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 标准化打造 147 所乡镇(街道)党校,将市县两级党校送课下乡 与乡镇党委自主培训相结合,实现乡镇党员教育阵地全覆盖,让 基层党员在家门口随时“充电”。2024 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市 级重点培训班 10 期,县级普遍培训班 149 期,指导各乡镇举办 兜底培训 1193 期,培训党员 26.5 万余人次。同时,注重基层党 员培训质效,探索实施“普通党员进县级党校”全覆盖培训工程。 比如,盐湖、新绛等县(区)聚焦提升基层党员政治素养和能力 水平,从 2021 年开始,每年按 20%的比例在县级党校培训普通 党员,通过五年周期实现基层普通党员培训全域覆盖,为基层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党员队伍保障和思 想政治支撑。二是用活“教学点”。依托博物馆、河东池盐博物 馆、盐湖 22 号堤埝等,精心打造“沿着总书记足迹”现场教学 路线。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夏县堆云洞、绛县迴马岭等 68 个红色教育基地和 60 余个以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共享现场教学点,开发 40 余条红色研学线路, 实现阵地使用从 “单一专用” 向 “多元共享”转变,方便各 级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以“沉浸式” 现场教学方式,增强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实践性、感染力。比如, 闻喜县礼元镇利用裴柏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党员接受 X 氏家风 家训熏陶,为培养巩固良好家风家教提供了范例。三是用好“云 平台”。顺应“互联网+党建”趋势,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作 用,有效拓展新媒体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路径,优化提升 2433 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鼓励各级党组织把现代远程教育 作为组织党员集中培训、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的重要平台, 让党员教育线上课堂用好“身边事”、办在“家门口”、传出“好 声音”。比如,芮城县利用“小鱼易连”云视讯平台,构建起“县 级党校+乡镇党校+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全域同步课堂,让优质 培训资源直达基层一线,运行以来共举办普通党员进党校等专题 培训 50 余场,培训党员干部 4 万余人次,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 心。 (二)精准分类施策,让培训对象“赞”起来。坚持问题导 向和结果导向,针对基层党员不同特点,进行精准培训,有效提 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内容叫好又叫座。一是针对农村党员“不 误农时灵活训”。持续擦亮党员冬训品牌,紧扣本地农业生产周 期特点,将每年 11 月至次年 2 月定为集中冬训期,构建“理论 学习+政策解读+技能储备”三维课程体系,集中开展大规模、系 统性的理论学习和政策宣讲。同时,突破“冬季单训”局限,建 立“四季轮训”机制,在春耕备耕(3-4 月)、夏管间隙(7-8 月)、秋收结束(10-11 月)等农闲时段,开设 30 分钟“田间微 课堂”,由“土专家”“田秀才”现场示范玉米螟生物防治、苹果 套袋等实用技术;精准开设中药材晾晒加工、农村电商直播等 “订单班”;组织党员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观摩+研 讨”,推动“培训课堂”与“农业生产”“加工车间”无缝对接。 二是针对流动党员“拓宽渠道不断线”。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流 入流出联动,开展“云端”课堂教育,依托线上平台建立流动党 员学习群组,利用学习强国、党建等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定期开 展线上主题党日、交纳党费、思想汇报。两地协同联动,流出地 党组织定期联系,寄送学习材料;流入地党组织主动接纳,安排 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确保流动党员 “离乡不离学、流动不流失”。同时,各县利用春节等流动党员 集中返乡时机,组织专题培训或座谈等形式进行集中“补学”和 情况通报,吸引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并有 1070 名在外党员成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三是针对老弱党 员“送学上门暖人心”。结对精准服务,安排支部委员、青年党 员或党小组长与年老体弱党员结对,定期上门“读学”(朗读文 件、报刊)、“听学”(听取老党员意见、口述历史)、“讲学”(讲 解重点内容)。同时,将送学上门与组织关怀融合起来,把组织 的关怀及时送到最需要的党员当中。比如,垣曲县各级党支部在 送学上门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及时了解生活困难、听取意 见建议,体现组织温暖。四是针对“三新”领域党员“学用结合 重实效”。即,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 党员。工间微党课提效,打造“暖新 e 家”党建服务平台,设置 “每日一练”“积分商城”模块,引导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新 就业群体利用晨间早会、工间休息等“间歇之余”加强政策理论 和业务知识学习,通过答题积分来兑换水杯、雨具等实用物品, 增强学习吸引力。目前,平台注册人数 1.9 万余人,基本实现新 业态从业人员全覆盖。社区课堂聚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 “新就业群体专场党课”,融入职业规划与权益保障内容。跨界 资源整合,联合行业党委、产业园区,推行“理论学习+技能比 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