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高 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战 略部署,分析研判我市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安排部署下一 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 遇、奋发作为,全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更 高质量的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 表,是集航空制造、技术创新、多元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 形态。它不仅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方向,更是我们*市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增长新引擎、开辟产业新赛道的关键抓 手。刚才,市发展改革委、*航空学院等几个单位分别作了很好 的发言,讲了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我都赞同。下面,我讲三 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刻把握发展低空经济的重大战 略意义 审时度势,方能行稳致远。当前,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 的发展风口,我们必须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刻认识其发 展的必然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首先,发展低空经济是顺应国家战略、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的必然选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 进,低空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角逐的新领域。从国 家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将其作为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加以部署。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权威机 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预计 到2025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 到3.5万亿元。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是一片充满无限可 能的“新蓝海”。面对如此重大的战略机遇,谁能率先布局、 抢先发力,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市作为*省的 重要城市,必须闻令而动、顺势而为,将发展低空经济摆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其次,发展低空经济是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构筑区域竞争新 优势的现实需要。经过多年培育,我市发展低空经济已经具备 了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一是产业基础初步形成。我们布 局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人机产业园、*航空高新产业 园等多个专业园区,产业链条涵盖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人 才培养等多个环节,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截 至2024年底,全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已达137家,年产值突 破8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二是空域资源相对优越。 我市拥有较为丰富的低空空域资源,空域条件和净空环境良 好,为开展各类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三是服 务保障体系先行先试。我们前瞻性地成立了全省首个低空飞行 服务中心,在提供空域管理、飞行计划、气象信息等服务方面 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四是科教 人才支撑有力。拥有*航空学院等专业院校,为产业发展持续输 送专业人才,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良好生态。 再者,发展低空经济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 动能的关键举措。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 创新驱动强、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等特点。它能够有 效串联起一二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 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催生的农业无人机可实现精准播种、施 肥、喷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工业领域,低空 物流能够解决偏远地区和复杂地形下的物资运输难题,降低物 流成本;在服务业领域,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新兴业态蓬勃 兴起,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 会。发展低空经济,能够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 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形成 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短 板和挑战。我市低空经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特别是在 高端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领域存在薄弱环 节;龙头领军企业不多,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颠覆性、原创性技术成果相对较 少;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拓展,商业化运营模式尚在探索之 中。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 以解决。总的来看,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 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变压力为动 力,化挑战为机遇,奋力在低空经济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 度”。 二、明确目标,聚焦重点,全力开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新局 面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 导、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的原则,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努力 把我市打造成为立足*省、辐射*地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 的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的《*市低 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我们的总体目标 是:到2027年底,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培 育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 业,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应用示范场景,基本形成基 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健全、应用服务场景丰富、安 全监管措施有力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五个新”集中发 力,抓好五大重点行动: 第一,聚焦“新基建”,筑牢产业发展新基石。兵马未 动,粮草先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腾飞的“跑道”。 我们要适度超前布局,加快构建融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低 空飞行基础设施体系。一要织密物理设施网。要科学规划布局 全市的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起降场等地面基础设 施,形成覆盖城乡、按需建设、互联互通的地面保障网络。要 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率先 建设高标准的垂直起降场坪,满足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 发展需求。二要建强数字空联网。要持续升级我市的低空飞行 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情报等多元信息,构 建“一网统管”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空运行管理体系。要积极 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参与低空智联网(CNS)建设试点,为 大规模、高密度的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三 要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要建好用好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优化 飞行计划审批流程,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飞行服务。 第二,聚焦“新引擎”,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创新是引领 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 置,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一要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要围绕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重 点领域,设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