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集团中高层管理赋能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集团中高层管理赋能及履 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荣幸、 忐忑和感恩。荣幸的是,能作为我们小组的代表,分享大家共 同的学习感悟;忐忑的是,组里既有经验比我丰富得多的老领 导,也有来自兄弟单位的业务专家,大家的真知灼见深邃而精 彩,由我来“浓缩”呈现,实在是有些诚惶诚恐,颇有“书到 用时方恨少”之感;而更多的,是感恩。感恩集团党委给予这 次宝贵的“充电”机会,让我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 身,静心学习、深入思考。说句玩笑话,我们小组讨论的时 候,思想火花四溅,氛围特别热烈。讨论结束后,大家一致决 定推选我上台,可能是觉得我嗓门大、记性好,能把各位的智 慧结晶“原声”传递出来。当然,这只是玩笑。实际上,这份 发言是我们小组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凝聚。如果讲得好,功劳 是大家的;如果有哪些地方不够周到,那一定是我个人的理解 和表达还有待提升。接下来,我将围绕本次培训,从“体 会”“认识”和“打算”三个层面,汇报我们小组的学习心 得。我分享的主题是:以“实”为基,以“全”为纲,锻造新 时代国企干部的履职硬核能力。 一、一点总的体会:“实”与“全”的深度交融 培训开始时,大家或许都带着一些思考题:在当前这个充满 变革与挑战的时代,作为集团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的能 力“短板”在哪里?履职的“堵点”又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 地服务于*区的发展大局?随着八堂课的深入,这些问题的答案 逐渐清晰。我们小组最突出的一个共鸣,就是本次培训课程设 计所体现出的“实”与“全”。 首先是体系上的“全”。这次培训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知识 框架。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未来,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涵 盖了作为一名国企中高层管理者所需的核心素养。它上接天 线,通过《坚持为民立场强化党性修养》和《以严明的纪律推 进党的自我革命》两讲,明确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 去”的政治方向和行动准则;下接地气,通过《突发事件应对 与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修炼》和《建立个人弹性——基于心脏科 学的情绪管理与压力转换》等课程,教会了我们应对复杂局面 和管理自身心绪的实战技巧。同时,它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带 我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半部近代史”的沧桑中感 悟“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又有全球的宽广度,在《国际环 境新变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中,帮助我们看清世界 经济格局变化对集团业务的深远影响。这种“全景式”的赋 能,为我们构建了一个“T”字形的能力结构:既有作为国企干 部的政治定力与党性修养这一“纵向”的深度,也具备了应对 各类挑战所需的“横向”的广度。 其次是内容上的“实”。每一堂课都紧密联系实际,充满 了“干货”和“硬货”,杜绝了空洞的说教。讲权力观、政绩 观、事业观,不是停留在文件概念上,而是通过总书记的知青 岁月等生动事例,让我们深刻理解“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 千钧分量。剖析《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列举了大量政 绩观错位、网络言行失范、新型腐败的真实案例,如同当头棒 喝,让人警醒。面对媒体的“4小时”初步响应原则、“实—态 度—措施”三要素,都是可以直接转化到工作中的操作指南。 甚至连情绪管理,也从神经科学和心脏科学的角度,给出了具 体可行的干预方法。这种务实的教学风格,让知识不再是悬浮 的理论,而是能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于解决实际问 题的有力武器。 这种“全”与“实”的交融,不仅体现在知识体系的广度和 深度上,更体现在对学员实际需求的精准把握上。培训没有满 足于表面的知识灌输,而是深入挖掘国企中高层管理者在工作 中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逐一破 解。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赋能不是简单地堆砌信息,而是要 构建一个既能指引方向、又能提供工具的知识生态系统。在这 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 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提升体系。这样的培 训,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知 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步 伐,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可以说,这次培训就像 一场精心准备的“饕餮盛宴”,既有强基固本的“主食”,又 有开拓视野的“珍馐”,还有调理身心的“滋补汤”,让我们 在思想和能力上都得到了一次全面而扎实的滋养。 二、三点核心的认识:在多维坐标中提升履职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讨,我们对新时代国企干部的履职能 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的能力提升上。 第一,在“知与行”的坐标中,筑牢了履职尽责的“压舱 石”。本次培训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在了首位,这绝非偶然。第 一讲关于“三观”的论述和第二讲关于纪律规矩的解读,共同 构成了我们履职的“思想罗盘”和“行为底线”。作为*区城市 建设和运营的总平台公司,我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权 力。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决策,从土地一级开发到城中村改 造,从集租地建设到城市更新,都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和民生 福祉。学习之前,我们或许也常说“权为民所用”,但对其时 代意义和现实挑战的理解深度是不同的。通过学习,大家深刻 认识到,这种权力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它 意味着在推进*地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时,不能仅仅算经济 账,更要算好民生账,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它意 味着在运营管理固定资产时,要始终思考如何让这些资产更好 地服务于区域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收租 子”。同样,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 定力,不能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和表面光鲜,而搞“形象工 程”。*区的发展是百年大计,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 一茬干的实干精神。而《条例》的学习,则为这一切提供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