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园区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园区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园区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和省委
有关工作要求,盘点上半年全市各类园区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
问题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各类园区改革
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
多作贡献。
一、认清形势、看到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园
区建设发展。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设立 4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
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
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
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国家级经开区的作
用和地位作了进一步明确,并强调要“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
改革高质量发展”。2019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2021 年,
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
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开发区和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都
明确了目标,指出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
开发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
展和开放发展中地位突出、作用显著。每年,相关部门机构也
会对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进行评分排名,目的也是为了激励各
个开发园区争先进位、奋发进取,进一步发挥园区在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X 的园区经济占据
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全省50%的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7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80%的
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是全省扛牢“挑大梁”责任的重要
根基。
我市园区建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接续发展,已逐渐成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主要表现为发展更加集聚,2024 年,
全市 11 个省级以上园区 GDP 占全市的 36%,工业开票占全市
的 6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 75%,新签约 10 亿元以上制造
业项目 31 个,占全市的 89%。布局更加完善,宝应、高邮和江
都 3 家高新区正式获批“省级”,全市省级以上经开区和高新区
总数增加到 12 家。机制更加健全,近年来我们围绕园区发展建
立了更加科学的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监测体系和考评体系,健
全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工作机制。可以说,
园区对于全市发展大局的地位进一步彰显、作用进一步提升,园
区工作也更应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中之重和重要抓手。但对照
新形势新要求,对标国省一流园区,全市园区发展还存在不少差
距,与经济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营
商环境主窗口的定位还不匹配。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发展中的差距、
看到与先进的差距、看到与“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主
窗口”等园区定位的差距,从而激发大家奋起直追、奋发有为
的冲劲和闯劲。我们要把园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
的定位谋划发展,以更新的理念引领发展,以更足的干劲推动发
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锚定目标、担当作为
每个园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但总体的目
标要求是一致的,就是要走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前列,为全市
高质量发展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在规模体量上,全市省级
以上园区 GDP 占比要提升至 50%以上,到 2026 年专业产业园
区要努力实现工业开票、工业入库税收占全市总量 60%左右,
为全市“十五五”期间迈入 GDP 万亿之城提供坚强支撑。在发
展贡献上,各级园区要努力实现“两个明显高于”:地区生产总
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既要
明显高于市均,也要明显高于所在板块的平均增幅。在争先进位
上,省级以上园区都要对标一流,明确省内同类园区的追赶目标,
在全国全省排名实现持续突破。具体来说:
一是国家级园区要扛起“头雁担当”。两个国家级园区要在
全市园区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X 经开区要锚定跻身全国前
50、全省前 10 以及 GDP 破千亿等目标不动摇,在经济体量和发
展质量上都要走在最前,切实以园区的“首位标准”扛牢“首位
担当”。X 高新区要注重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
争创全国乃至全球更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和“链主”企业,推动规
模总量、发展份额和创新水平快步跃升,真正扛起园区“挑大梁”
责任。
二是省级经开区要提速“争先进位”。总的要求就是省级经
开区要放眼全省比学赶超、提升位次,加快形成“123”发展矩
阵,即:维扬、江都经开区要尽快跻身全省“10 强”,高邮、仪
征经开区要尽快迈进全省“20 强”,宝应和广陵经开区要尽快进
入全省“30 强”。其中,宝应经开区要在提升能级、提高贡献上
加快突破;高邮经开区要在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新兴产业上下更
大功夫;仪征经开区要注重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产业链条,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江都经开区要在推动产
业高科技、高附加值、价值链高端等“三高”转型上重点发力;
维扬经开区要在开拓新增量上加大力度;广陵经开区要用好省级
中外合作园区招牌,统筹做好项目招引、风险出清、资源盘活等
重点攻坚。
三是省级高新区要壮大“创新动能”。高新区应该是全市产
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各省级高新区往往更加贴近中
心城区,对于创新项目、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集聚更有优势,
要用好优势进一步彰显“高”“新”特质。其中,高邮高新区、
杭集高新区要注重主导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培育并重,
通过引入高端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抢占新的赛道。江都高新区要
依托“龙川科创走廊”建设,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形
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