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推进会,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近期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 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前一阶段我镇安全治理工作的成效与不 足,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 署、再压实。刚才,大家集中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其中的 一幕幕惨痛教训,应当使我们每个人警钟长鸣、深受触动。镇执 安办的同志也通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下一步的工作建议,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挑战,深刻认识社会面小所场安全治理的极 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对于我们 XX 镇而 言,社会面小场所量大、面广、业态复杂,既是经济社会活力的重 要体现,也是安全风险的集中点和多发点。抓好这些“神经末梢” 的安全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镇经 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稳定。 今年以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面小场所安 全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家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 深入一线、不辞辛劳,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最新统 计,今年1-7月,全镇累计排查各类小场所280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 整改安全隐患 1086 个,隐患整改率达到 95%以上,其中重大隐患 已全部动态清零。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镇的安全生产形 势总体保持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 同比分别下降了 20%和 18%,为我镇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相对稳 定的环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 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风险就在眼前。 当前我镇社会面小场所的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 严峻复杂,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正如刚才会上通报 的情况,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第一,风险存量依然较大。“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屡禁不 止,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混合设置的现象在一些背街小巷、 城乡结合部依然存在;小餐饮、小作坊违规使用瓶装液化气、私 拉乱接电气线路等问题,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部分小 微企业、家庭作坊受限于成本和认知,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疏散 通道堵塞、安全管理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存量隐患,基数 大、治理难度高,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二,增量风险不断涌现。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些 新型风险点开始出现。例如,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 的沉浸式娱乐场所,内部结构复杂、灯光昏暗、道具多为易燃品, 消防安全风险极高。再如,一些利用民房开展的家庭寄宿、网红 直播、社区团购仓储等活动,其安全监管存在空白地带,一旦发生 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这些新风险与传统风险交织叠加,给我 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思想认识的“警报”尚未完全拉响。一些经营业主的 主体责任意识淡薄,重经营、轻安全,认为“事故是别人的,利润是 自己的”,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我们的一些干部和安全员,在长 时间、高强度的排查整治中,也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厌 战情绪和麻痹思想,工作标准有所降低,排查不够深入、整改跟踪 不够到位,导致一些隐患“死灰复燃”。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全镇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 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深刻认识到抓好小场所安 全治理不仅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任务;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民 生底线。我们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 劲心态,必须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把 这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到位。 二、聚焦关键环节与核心症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隐患 排查整治走深走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要解决好社会面小场 所的安全问题,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找准核心症 结,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一)必须在“责任”二字上较真碰硬,彻底解决“不愿管、 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安全生产的责任链条,一环扣一环,任 何一个环节的松动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当前,责任落实上的 “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认为小场所不属于自己的直 接管辖范围,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有的村(社区)干部认为自己没有 执法权,对发现的隐患“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经营业主面对整 改要求,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构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责任体系。首先,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村(社区)是小场所安 全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书记、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小场所安 全纳入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明确每个网格员的巡查职责、巡 查频次和上报流程。对于网格员上报的隐患,村(社区)要第一时间 核实、第一时间劝导、第一时间上报,绝不能“层层衰减”。其次, 要压实部门监管责任。经发、农环、住建、执安等部门,要按照 “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厘清各自在小场所安全监管中的职责边 界。特别是针对“厂中厂”、混合业态等复杂情况,要建立联合会 商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杜绝“监管真空”。最后,要全 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通过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开展警示教 育、推行安全生产责任险等方式,倒逼经营业主从“要我安全” 向“我要安全”转变。对那些拒不整改、屡教不改的“钉子 户”,要敢于动真格,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查封扣押、媒体曝光等 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