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营造林工作推进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
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前期营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
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全面提升营造林
工作质量和成效,为推动我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绿色高质
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
同志,县林业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主要负
责同志,以及部分造林合作社、林业企业代表等。刚才,县林业
局、*镇、*街道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营造林工作
中的做法和成效,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
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好,有思路、有举措、有担当,我都同意,
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
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营造林工作的重大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营造林工作作为生态环
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县的生态安全和可
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林
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我们开展营造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
供了遵循。从全省来看,我省正处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建设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时期,营造林工作是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改善全省生态环境、提升生
态系统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大规模营造林工作更是势在必行、
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县地处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生
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营
造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地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增
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据统计,我县现有林地面积
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营造林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另一方面,
营造林工作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
收。近年来,我县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已带动*户农户参与造林
护林工作,年人均增收元,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
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县吸引投资、发展旅游等产业的重要
优势,能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营造林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责任、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全县各
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
度,从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营造林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大的决心、
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县营造林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
效。
二、肯定成绩与正视问题,准确把握营造林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营造林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全县营造林工作取
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造林规模不断扩大。仅今年,我县就开展了
3 个营造林项目,涉及全县 12 个乡镇,总投资 1.63 亿元,计划
造林总面积 20.47 万亩,目前 3 个项目已全面开工,进展顺利。
其中,实施的*市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共
18.2 万亩,包括人工造林 10.5 万亩,退化林修复 7 万亩,人工
种草 0.7 万亩;*市太行山(*段东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任务 2 万亩;2025 年省财政环京津冀生态
安全屏障建设工程建设任务 2700 亩。二是造林质量逐步提升。
我们坚持科学造林、精细造林,严格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标准组
织施工,从苗木选择、整地挖坑到栽植养护等各个环节都严把质
量关,造林成活率逐年提高。据监测,去年我县营造林成活率达
到了*%,较前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三是管护机制不断完善。建
立了“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落实了管护责任,
加强了对林地的巡查和保护,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
害的发生。去年,我县森林火灾发生率较前年下降了%,病虫害
防治率达到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营造林工
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造林质量有待进一步
提高。部分区域存在苗木质量不高、栽植不规范等问题,导致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例如,在镇去年的营造林项目中,由
于部分苗木根系受损、栽植深度不够,有亩林地的成活率仅为
*%,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营造林工作需要
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苗木采购、整地栽植、后期管护等,但目
前我县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投
入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营造林工作的需求。据测算,完成今年
的营造林任务,资金缺口约为*万元。三是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在营造林工作中,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缺乏先进的造林技术和管
理经验,对适地适树、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影响了
营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四是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紧密。营造林工作
涉及林业、财政、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
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了
工作效率和成效。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以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查找
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不断提升我县营造林
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营造林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一阶段,我县营造林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
指导,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提高造林质量和
成效为核心,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
满完成各项营造林任务。
(一)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确定营造林范围和树种。要结合
我县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
编制全县营造林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合理确定营造林的范
围、规模和树种。一是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
类型、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进
行栽植,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适应性。例如,在山地丘陵地区,
可重点推广油松、侧柏等耐旱、耐贫瘠的树种;在平原地区,可
适当种植杨树、柳树等速生树种。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导向。在生
态脆弱区域,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地、河流沿岸等,要优先开
展营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