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及
信访维稳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及信访维稳工作推
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维护安全稳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我镇前一阶段的
工作,深刻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下一步
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负责同志已
经对前期的工作情况作了通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
步的建议,我都同意。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再讲三点意
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新时代信访维稳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维护社会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践行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固
根本、利长远、安民心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在全镇广
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
年上半年,我们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0余起,成功化
解152起,化解成功率达到95%。特别是在处理一批涉及土地承
包经营权的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因邻里宅基地边界不清引发的多
年积怨以及调处多起复杂的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我们的同志
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和担当,守住了安全
稳定的底线,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
境。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奋战在维稳安保一线的全体同
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的要求
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正如
刚才会议通报所指出的,当前我镇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的形势依
然严峻复杂,存在的薄弱环节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第一,思想认识的“高度”仍需提升。部分干部对新形
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
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有的认为矛盾纠纷排查是常规动作,年
年讲、年年抓,产生了“审美疲劳”和“工作惰性”,对“小
矛盾”“小问题”不够重视,认为“翻不起大浪”,缺乏“时
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这种思想上的“温差”,直接导
致了行动上的“落差”,使得一些潜在的风险未能被及时发现
和有效控制。第二,排查化解的“深度”仍需拓展。从前一阶
段的情况看,“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要求在一些村(社
区)未能完全落地。有的排查满足于“走过场”“填表
格”,对辖区内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情况掌握
不够精准、不够全面,台账记录简单化、表面化,未能真正做
到“底数清、情况明”。尤其是在土地纠纷、民生保障、婚恋
家庭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排查工作还存在盲区和死角,导致
一些深层次、隐蔽性的矛盾未能被及时纳入视线,为后续的风
险爆发埋下了伏笔。第三,责任传导的“力度”仍需加强。尽
管我们反复强调“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现象依然
存在。个别单位和个人责任心不强,担当意识不够,习惯
于“等、靠、要”,遇到复杂问题绕道走,碰到难缠人员向上
推,没有真正把第一责任人的担子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这种
责任落实的“中空”状态,使得我们的工作部署在“最后一公
里”打了折扣。第四,方式方法的“精度”仍需优化。当前社
会矛盾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传导网络化等新特
征,这对我们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们的一些干部
仍然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工作手段单一,不善于运用
法治思维、群众工作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化解矛盾。例
如,在面对一些诉求无理的信访人员时,除了简单的说服,缺
乏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和心理干预能力;在调解专业性较强的
劳务纠纷、合同纠纷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知识储备。这种
能力的“本领恐慌”,制约了我们化解矛盾的质量和效率。同
志们,平安是福,稳定是基。信访维稳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是检验我们执
政能力和群众工作水平的“试金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
到,抓稳定就是抓发展,保平安就是保民生。全镇上下必须立
即从思想上警醒起来,行动上紧张起来,坚决克服任何侥幸心
理和麻痹思想,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最强的责任担当,全力以
赴做好这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以系统化思维和闭环式管理坚决
打赢信访维稳攻坚战
做好当前的信访维稳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
理,注重标本兼治。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
决策部署,特别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
发的《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文件精
神,聚焦核心任务,狠抓关键环节,构建一个全覆盖、全链
条、全天候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
第一,要织密“排查网”,在源头预防上实现“全覆盖、无
死角”。预防是最好的化解。必须把矛盾纠纷排查作为一切工
作的基础和前提,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从源头上
减少存量、遏制增量。一是要突出排查重点。各村(社区)、
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围绕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
护、劳资纠纷、金融风险、民生保障、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
重点领域开展新一轮的集中排查和滚动排查。对排查出的每一
个风险隐患,都要建立详尽的台账,明确问题性质、涉及人
员、症结所在、潜在影响和责任单位,做到“一人一档、一事
一策”。二是要拓宽排查渠道。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网格
员、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群体的“前
哨”和“探头”作用,构建覆盖城乡的敏锐信息网络。同
时,要畅通线上线下信访渠道,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平台,让群
众的诉求有地方说、问题有地方反映,确保信息汇集分析研判
机制高效运转。三是要强化动态管理。风险隐患台账不是静态
的“资料库”,而是动态的“作战图”。要对所有登记在册的
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划分红、黄、蓝三色等级,实施动态
跟踪、定期研判、及时更新。对已经化解的,要进行回访,防
止反弹;对正在化解的,要全程跟踪,掌握进展;对新发现
的,要第一时间上报,纳入管理。
第二,要拧紧“责任链”,在压力传导上做到“一级抓一
级、层层抓落实”。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看责任是否压
得实。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权责明晰、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确
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