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
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总结前
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决战
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高标准农田建设这场硬仗。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深刻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
的极端重要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
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 X 市地处 X 平原腹地,
拥有超过 1500 万亩的广袤良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我们坚
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
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头号工
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扎实成效。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
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
田超过 366.9 万亩,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
是 2024 年,我们抢抓国家增发国债的重大政策机遇,成功
争取到 105 万亩的新建项目任务,总投资额高达 26 亿元,
项目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X 县的 45 万亩和 X 市的
40 万亩项目,体量大、标准高,成为了全省的示范样板。在
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早”字当头、“快”字为先,
实现了比预定工期提前 10 天全面开工,展现了 X 市的担当
与效率。通过大力推进以“格田化”改造为代表的创新模式,
我们已完成超过 110 万亩水田的改造升级,不仅有效释放了
3.4 万亩的耕地面积,更实现了亩均增收 150 元至 200 元的
显著效益。这一系列成果,有力支撑了全市粮食总产量从
2019 年的 115.5 亿斤,稳步提升并连续多年稳定在 120 亿斤
以上的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 X 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担子
有多重、责任有多大。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当前国际形势复
杂严峻,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地位空前凸显。习近平总书记
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是真
正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的关键之举,是保障粮食和重要
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压舱石”。从区域发展层面看,建
设农业强市是市委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农业的根基在耕地,
没有高标准的农田,就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
质量的农业强市。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不折不扣地抓
好、抓实、抓出成效。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到 2025
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要达到 340 万亩;到 2030
年,累计建成黑土高标准农田 420 万亩。时间紧迫,任务艰
巨,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和余地。
二、聚焦短板,正视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补齐工作
弱项
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问题和不足更需要我们警醒和重
视。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揭短亮丑,以刀刃向内的
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认真审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在“建管”关系上存在失衡现象。部分地区和单位
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的惯性思维,项目建设时轰轰烈烈,
建成后却管护不力,导致一些工程设施“当年建、次年坏”,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长效效益。“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没
有真正落到实处,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资金保障不到位的
问题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整体成效和
可持续性。
二是在项目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现象。虽然我们三令五
申要严把质量关,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项目仍然存在标准
不高、质量不优的问题。有的项目前期设计不科学,没有充
分结合地块实际和农民意愿;有的项目在招投标、施工、监
理环节监管不严,存在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行为;有的项
目竣工验收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这些问题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国家资金,更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必须
下大力气整治。
三是在推进速度上存在不平衡现象。从全市范围看,各
县(市)区的工作进展并不均衡。有的地方行动迅速、措施
得力,项目推进又快又好;而有的地方则思想上不够重视、
行动上较为迟缓,项目进度明显滞后于序时进度。这种“上
热下冷”“快慢不一”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全市总体目标的
实现。我们必须强化调度,对进度缓慢的地区要及时预警、
挂牌督办。
四是在要素保障上存在瓶颈制约。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
项系统工程,涉及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当
前,项目建设的投资标准与物价上涨的现实存在差距,资金
压力较大。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用地、用林、环评
等手续协调难度不小。基层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也相对薄弱。这些要素保障上的短板,制约了项目建设的效
率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