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镇信访维稳工作会议上的检讨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 是直面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反思、深刻检讨,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症结、立行立改。作为镇党委书记, 我首先代表镇党委向大会作深刻检讨。近段时间以来,全镇 信访维稳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村土地流转纠纷、*社区老 旧小区改造补偿争议、*村因灌溉用水引发的邻里矛盾等 3 起典型事件,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损害了群众利 益,更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作为“第一责任人”, 我深感愧疚、寝食难安。这些问题的发生,表面看是具体工 作中的疏漏,根子上是我思想认识、责任落实、作风锤炼上 的严重不足。借今天的机会,我从“问题表现、根源剖析、 整改方向”三个方面,向同志们做掏心窝的汇报。 一、直面问题:把“遮羞布”撕开来,把“病灶”亮出 来 信访维稳工作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试金石”, 是观察基层治理能力的“晴雨表”。但对照上级要求、群众 期待和岗位职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三个不到位”的突出 问题,必须直面不讳、深刻检视。 第一,“主动排查”不到位,矛盾隐患藏在“眼皮底 下”。今年入夏以来,我镇因高温干旱引发的灌溉用水矛盾、 因项目建设引发的征地补偿纠纷、因民生政策落实偏差引发 的意见诉求呈上升趋势。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些问题没有在 萌芽阶段被及时发现。比如,*村 12 组与 13 组因灌溉渠系 维修责任划分引发的争执,从 7 月 15 日开始就有村民在田 间地头议论,7 月 20 日个别村民阻工时,村“两委”才向我 汇报;再比如,*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3 户居民因阳台护栏 安装标准问题多次到社区反映,社区干部仅做了口头安抚, 未及时跟进核实政策依据,直到 7 月 28 日居民集体到镇政 府上访,我才知晓具体情况。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排查 机制还停留在“坐等上门”阶段,包村干部、网格员的“脚 板”没有真正沉下去。据不完全统计,全镇 23 个行政村(社 区)中,有 8 个村的网格员近一个月未按要求开展“敲门行 动”,3 名包片干部的民情日记存在“补记”“漏记”现象。 我作为党委书记,虽然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信访联席会议,但 对基层排查上报的信息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往 往听完汇报就签批“按程序办理”,没有带着问题到现场核 查,导致一些矛盾从小变大、从简单变复杂。 第二,“源头化解”不到位,群众诉求停在“程序空 转”。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但我们在处置过程中, 还存在“重程序、轻实效”的倾向。比如,*村土地流转纠 纷中,村民反映企业与村委会签订的流转合同存在“霸王条 款”,要求重新核算补偿款。镇农经站虽然介入调解,但仅 组织双方开了两次协调会,就以“合同已签字盖章”为由建 议走法律程序,没有站在农民角度解释政策、争取合理权益; 再比如,*社区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问题,社区干部第一时 间联系物业维修,但因管道老化严重,维修周期较长,社 区没有及时向居民反馈进展,导致居民误以为“无人过问”, 最终升级为集体上访。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干 部还存在“官本位”思想,把“完成任务”当成了工作目标, 而没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放在心上。更让我愧疚的 是,7 月 30 日,我在接待*村上访群众时,因为急于推进问 题解决,语气过于生硬,当场打断了群众的陈述,虽然事后 及时补救,但群众那句“书记,我们就是想找个人好好说说 心里话”的感叹,像一根刺扎在我心上——这说明我和同志 们在做群众工作时,缺乏“将心比心”的温度,把“信访” 当成了“任务”,而不是“信任”。 第三,“责任压实”不到位,干部作风飘在“面上文 章”。信访维稳是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但 当前部分干部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比如,7 月中旬,*村村民因低保评定问题到镇纪委反映情况,镇纪 委将问题转至民政办核查,民政办认为“程序合规”直接回 复纪委,却没有主动向村民解释评定依据;8 月 2 日,镇综 治办下发的《重点人员稳控台账》中,*村一名涉军人员的 信息填写不全,包联干部竟以“村民常年在外打工”为由未 核实更新。这些问题背后,是责任体系的“牛栏关猫”—— 虽然制定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但没有配套的督 查问责机制,对失职失责干部多是“提醒谈话”“通报批 评”,没有动真碰硬。作为党委书记,我在抓责任落实时存 在“好人主义”思想,担心影响干部积极性,对一些苗头性 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部分干部把“守土有责”当成 了“守土免责”。 二、深挖根源:从“思想尘”扫起,从“党性关”严起 上述问题的发生,绝非偶然。我反复反思,根源在于 “三个弱化”,必须挖到思想深处、触及灵魂痛点。 一是政治站位弱化,对“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理 解不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 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