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区规范宅基地管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区规范宅基地管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规范宅基地管理推进和美乡 村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 重要论述,全面总结我区在规范宅基地管理、建设和美乡村 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部署下一 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真抓实干,以宅基地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和美乡村 建设水平,让农村更具活力、农民更加幸福。参加今天的会 议有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 正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职,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 源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文旅局等区直相关部门主要 负责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刚才,*镇、*街道、区 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 总结了成绩,也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 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建设和 美乡村的重大意义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美乡村是乡村振 兴的重要目标。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建设和美乡村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既是关乎“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 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举措。我们必须从战略和 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两者的内在联系和重大意义,增强推 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规范宅基地管理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基础在土地,核心在资源盘活。宅基地作为农村 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乡村发展的质 量和潜力。从我区实际来看,过去由于管理不规范,“一户 多宅”“超标占用”“闲置浪费”等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导致 土地资源低效利用,还制约了村庄规划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2015 年以前,我区“一户多宅”占比高达 39%, 部分村庄宅基地闲置率超过 25%,严重影响了乡村布局优化 和功能提升。规范宅基地管理,本质上是对农村土地资源的 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有偿退出、无偿退出相结合的方 式,既能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又能腾退闲置土地用于 发展产业、完善设施。例如,*镇在 2024 年开展的宅基地规 范管理专项行动中,仅用 3 个月就引导 237 户村民自愿退出 超标宅基地 18600 平方米,其中 12000 平方米复垦为耕地, 6600 平方米用于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和便民服务中心,既守住 了耕地红线,又改善了人居环境。实践证明,只有把宅基地 管好了、用活了,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让 农村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建设和美乡村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 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从“有没 有”转向“好不好”,不仅期盼物质生活富裕,更渴望居住 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乡风文明和谐。和美乡村建设 正是顺应这一需求的重要抓手,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民在乡 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区通过整 合资金、集中攻坚,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截 至 2024 年底,全区 1040 个村小组全部完成建设提升,建成 污水处理设施 11 处、电商物流网点 62 个,农村卫生厕所普 及率达到 92%,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街道新汪 村就是典型代表,通过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村民 不仅住上了整洁的房子,还能在家门口的文化广场健身、在 村图书室学习,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部 分村庄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环境治理不彻 底等问题,与农民的期盼还有差距。因此,必须持续加大和 美乡村建设力度,让农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三)推动两者融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建设和美乡村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相互 支撑、有机统一的整体。宅基地管理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空 间保障和资源支撑,和美乡村建设则为宅基地资源盘活创造 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两者融合发展,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 构,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从我区实践来看,“四融一共” (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 模式正是两者融合的生动体现。例如,*镇依托宅基地腾退 土地,打造了集民宿、采摘、非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 合体,2024 年接待游客 15 万人次,带动周边 50 余户村民年 均增收 3 万元以上;*乡通过整合闲置农房建设产业下沉车 间,引入木雕、渔具加工等企业,解决了 800 余名农村劳动 力就业,其中 60%是留守妇女和老人。这些案例证明,只有 把宅基地管理与和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推动农村产业、 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双向流动,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推进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和美乡 村建设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规范宅基地管理、建设和美乡村作 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动、创新举措、狠 抓落实,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 实基础。 (一)宅基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 升。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建机制、强队伍、抓整治,逐 步破解了宅基地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一是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宅基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区级攻坚专班 1 个、乡镇专班 11 个,配备专职管理员 236 名,形成“区统筹、乡主导、村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 同时,优化村民理事会职能,赋予其宅基地审核、纠纷调解 等权责,让村民真正成为宅基地管理的主体。二是创新退出 模式。实行“有偿退出+无偿退出”相结合,对自愿退出的 闲置宅基地,按每平方米 150-300 元给予补偿;对超占、多 占的宅基地,通过说服教育引导无偿退出。2015 年以来,全 区共退出多占、超占宅基地 5.23 万宗,总面积达 6745 亩, “一户多宅”占比从 39%降至 1.9%,可满足未来 15 年左右 农民建房用地需求。三是强化资源盘活。探索出改造利用、 联建利用、整合利用等五种模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1406 宗。其中,*街道将 20 户闲置农房出租给工业园区企业 作为员工宿舍,年租金 1.5 万-2.6 万元不等,既增加了村民 收入,又解决了企业住宿难题;*村将腾退的 3000 平方米土 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出租给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为村集体 增收 28 万元。 (二)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以“百村示范、千村巩固”行动为抓手,整合各类资金, 集中力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投入 18.7 亿元用于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等设施建设,实现 所有乡镇、行政村供水管网全覆盖,11 个乡镇集镇全部建成 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公路硬化率达 100%。*镇投资 2300 万 元对主干道进行“白改黑”改造,安装太阳能路灯 300 余盏, 铺设污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