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
审计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
审计工作启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县委、县政府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和监督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我镇村干部
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也
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刚才,会议传达了《*县开展村(社区)
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和相关文件精神,
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面,结合
我镇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村级审计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
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最后
一公里”,村干部是直接服务群众、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
众的桥梁纽带。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新形势下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全
镇上下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
意义。
(一)这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防治腐败的
根本举措。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
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近
年来,我镇绝大多数村干部是勤勉敬业、廉洁奉公的,为
全镇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
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少数村居依然存在。从近几
年的信访举报和巡视巡察反馈来看,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
最集中的领域,往往与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
惠农政策落实等息息相关。根据上级审计部门披露的数据,
在村级审计中,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占比高达 60%以上,资
产资源处置不当问题占比约 20%,违规决策和廉洁自律问题
也时有发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用专业的审计手段,
对村级财务运行和权力运行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漏洞和违纪违规行为,让“微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让“微腐败”无处遁形,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
败的土壤,持续巩固和发展我镇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这是保障村级组织换届平稳有序、选优配强“领
头雁”的关键环节。今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选出一个
好班子、换出一个新气象,事关未来五年我镇乡村振兴大业
的全局。坚持“先审计、后换届”是中央和省市县委的明确
要求,也是确保换届成功的关键一步。通过审计,可以全面、
客观、公正地评价村干部在任期内的履职情况和经济责任,
给干部的功过是非一个清晰的交代,给群众一个明白的账本。
这不仅能让担当作为、干净干事的干部理直气壮、挺直腰杆,
也能让那些想“带病参选”“蒙混过关”的人无机可乘。审
计结果将作为组织部门评价、考核、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
为县委、镇党委精准识人、科学用人提供有力支撑,确保
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
得过的人选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为我镇乡村全面振兴
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这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基层治理
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我镇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
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镇村级
集体资产总额达到 7800 余万元,各类涉农项目资金、补助
资金每年超过 5000 万元,这些资金和资产能否管好用好,
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成色。通过审计,我们要摸清家底,
厘清债权债务,盘活存量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更重要
的是,要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推动
各村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
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和基层治理新格局。这不仅
是对过去工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规范和引领,是提
升我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聚焦核心任务,精准把握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内容
本次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审计组和各相
关单位要严格对标对表工作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精准发力,务求实效。审计的范围涵盖上一届村“两委”班
子任期内,即 2022 年以来所有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
对重大问题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审计对象是村党组织书记、
村委会主任,并延伸至其他行使财务审批权和参与重大决策
的村“两委”成员。具体来说,要重点审计以下四个方面:
(一)聚焦财经法纪执行情况,严查资金管理使用的规
范性。资金是村级组织的“血液”,必须确保其安全、高效、
廉洁运行。一要审收入。重点审查各项集体收入、上级补助
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等是否及时、足额纳入统一账户管理,
是否存在截留、挪用、隐瞒、坐收坐支等问题,是否存在私
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的行为。二要审支出。重点审查
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合规,报销手续是否齐全,审批
程序是否到位。要特别关注大额资金支出、公务接待、差旅
费、误工补贴发放等情况,严查虚报冒领、白条抵库、违规
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三要审债权债务。全面核实村级债权债
务的形成、规模和真实性,审查举债程序是否合规,有无违
规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有无以兴办公益事业为名高息借
款、加重集体负担的情况。四要审专项资金。对乡村振兴衔
接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等各类专项
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