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教体局2025年秋季学期中小学
生心理评估及干预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25年秋季学期中小学
生心理评估及干预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个阶段我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
形势新挑战,并对新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
既是一次工作推进会,也是一次思想统一会、责任压实会。借
此机会,我代表市教体局,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一线的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学生的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根基,是教育质量的内在灵魂,更是社会
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
业务工作,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教育工作者
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我们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专业能
力持续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套具有*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
体系正在形成。我们成功构建并试点了“*市中小学生双平
台·六步骤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套体系不是纸上谈兵,而
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机制。这个体系的核心,在于其系统性
和可操作性,通过“数据监测、发出预警、调研访谈、制定方
案、分类干预、实时更新”这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实现了对
学生心理危机的科学化、流程化管理。其中,“数据监测”环
节依托专业测评平台,定期筛查,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第
一手资料;“发出预警”则根据常模体系对结果进行分析,实
现了风险的早期识别;后续的“调研访谈”“制定方案”等步
骤,则确保了干预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
的服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建成了16个市、县级心理辅
导中心,这些中心如同一个个温暖的港湾,每年常态化地为成
千上万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成为守护学生心灵
的重要阵地。我们更加欣喜地看到,我们的专业队伍日益壮
大。通过持续地培养和培训,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超过600人的
骨干心理教师队伍。这些老师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
力量,是落实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奉献
精神,是我市心育工作最宝贵的财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
板和挑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当前,我们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专业师资配备
仍然不足。虽然我们有600多名骨干教师,但面对全市庞大的学
生基数,师生比仍然偏低,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学校,专业心理
教师的缺口更大,这直接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
度。二是心理课程效果有待提升。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存
在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
节,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课程的育人效果未能充分彰
显。三是心育活动开展不够系统。活动往往是零散的、应景式
的,缺乏长远的、体系化的规划,未能形成一种持续滋养学生
心灵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是心理测评结果运用不力。这是我们
当前最需要突破的瓶颈。很多学校“重测评、轻应用”,测评
数据仅仅停留在报告上,没有真正转化为指导教育教学、改进
德育工作、服务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测评的“指挥棒”作用
没有发挥出来。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我们主
观认识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正视这些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加以解决,推动我
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
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法,以更
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打好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攻
坚战。核心就是要用好两大平台,压实三级责任,形成一个闭
环。
(一)强化“双平台”赋能,筑牢技术与专业的支撑防
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学期,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务必要将“*博士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和“*心数”这两个平台用足、用好、用出实效。它们一个代表
着专业的“高度”,一个代表着技术的“精度”,二者相辅相成,是我们做好工作
的“左膀右臂”。首先,要发挥好“*博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
这个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挂牌的荣誉,更是一个汇聚顶尖智慧、提供高端支持的专
家智库。根据我们的了解,工作室将联合国内顶尖的高校和医疗机构,开发一系列
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包。各县(市、区)、各学校要主动对接,将这
些优质资源引入课堂,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吸引力。同
时,工作室将建立“校-家-社-医”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对于学校层面难以解决的
复杂个案、棘手问题,要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链接更专业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
源,实现对特殊学生的精准帮扶。*博士作为人民教育专家智库的专家,他的指导将
为我们指明方向,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其次,要运用好“*心数”这个数字化管理平台。如果说工作室是“大脑”,那
么“*心数”平台就是我们遍布全市的“神经网络系统”。这个平台依托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从测评、预警到干预的数字化解决方
案。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它拥有超过50万学生的心理数据常模,能够实现四级心
理危机动态预警,从一般到非常严重,分级清晰,为我们的干预工作提供了精确的
靶向。新学期,全市所有中小学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全体学生的心理测评工作。项
目负责人*盛同志已经对平台的技术升级、操作流程做了详细解读,各学校要组织相
关老师认真学习,确保测评数据的真实、完整、有效。更重要的是,要让数据“活
起来”。平台生成的个体和团体评估报告,不仅仅是给心理老师看的,更要成为校
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的工作指南。我们要通过数据,看到学生群体的
普遍性问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