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半天时间召开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首要任务”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大抓
招商、抓大招商”的决策部署,聚焦我县“十四五”规划中
期目标任务,分析当前招商形势,找准问题短板,部署下一
步重点任务,以更实的举措、更拼的劲头推动经济开发区招
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为我县经济总量过千亿、建设“*省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注入强劲动能。刚才,开发区
管委会通报了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几个牵头部门作了
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直面了问题,讲得很实在。下面,
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时”与“势”,以更高站位把握招商引资的
紧迫性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区域竞争的“必
争之地”。对于我们这个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的县域来
说,抓好招商引资不仅是稳增长的“关键招”,更是促转型
的“先手棋”、惠民生的“保障网”。第一,从宏观环境看,
招商引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全
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经济虽呈现回升向好
态势,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我县看,上半年 GDP 增
长 5.8%,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年
初预期低 0.7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占比仅为
42%(低于目标值 8 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
(同比下降 1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这种情况
下,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抓手,通
过引进新项目、培育新动能,对冲传统增长动力衰减的压力。
第二,从产业升级看,招商引资是推动“制造强县”建设的
“加速器”。我县经济开发区经过 20 年发展,已形成“装备
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但产业链条短、
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
零部件加工环节,缺乏整机制造龙头企业;绿色食品产业以
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和品牌化水平不高;新材料产业虽有
石英砂、碳酸钙等资源优势,但尚未形成“矿石—精粉—制
品—终端产品”的全链条集群。今年 3 月,我们赴长三角考
察某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时,对方明确表示:“选择投资地,
不仅看政策优惠,更看产业链配套能力。”这让我们深刻认
识到,只有通过精准招商补链强链,才能推动产业从“单点
突破”向“集群发展”跃升。第三,从区域竞争看,招商引
资是破解“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局面的“关键棋”。近年
来,周边县(市、区)都在大抓招商,力度之大、创新之多
前所未有。比如,*县依托“乡贤回归”工程,上半年引进
亿元以上项目 18 个,其中 70%是乡贤投资;*区聚焦“数字
经济”,与*大学共建产业研究院,招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
项目 5 个;就连基础相对薄弱的*镇,也通过“飞地招商”
模式,在我县开发区落地了总投资 12 亿元的智能家电项目。
反观我们,上半年虽然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21 个,但真正属
于“链主”企业的只有 3 个,投资强度达到 300 万元/亩的项
目不足 50%(目标值是 70%)。可以说,不进则退、慢进也
是退,必须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打好
招商引资“主动仗”。
二、找准“痛”与“堵”,以更实举措破解招商引资的
瓶颈制约
近期,通过一线调研、企业座谈、部门自查,我们梳理
出当前招商引资存在的“四大短板”,必须靶向发力、重点
突破。一是“项目落地慢”的问题突出。部分项目从签约到
开工周期过长,有的甚至超过 1 年。比如,某新能源电池项
目去年 10 月签约,因用地指标未落实、高压线迁移滞后,
至今仍未实质性开工;某智能装备项目因规划调整反复论证,
导致设备采购延迟。问题背后,既有要素保障不到位的客观
原因,也有部门协同效率不高的主观因素。二是“产业集聚
弱”的特征明显。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虽达 68%,但其中
规上企业仅占全县规上企业的 45%,且上下游配套企业数量
不足。以新材料产业为例,全县有石英砂开采企业 12 家,
但深加工企业仅 3 家,80%的矿石以原料形式外销,附加值
流失严重。这种“只挖矿、不加工”的模式,既浪费资源,
又错失增值机遇。三是“要素保障紧”的矛盾凸显。土地方
面,开发区现有工业用地开发强度仅为 45%(全省平均
58%),但批而未供土地还有 800 亩,低效用地 2200 亩,“项
目等土地”与“土地等项目”现象并存;资金方面,企业普
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长期低
息贷款;能耗方面,我县单位 GDP 能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个百分点,高耗能项目审批受限,“腾笼换鸟”任务紧迫。
四是“服务效能低”的短板明显。部分干部存在“重签约、
轻落地”“重指标、轻服务”倾向,对企业诉求回应不及时。
比如,某食品加工企业反映,项目投产半年后,排污许可证
仍未办好,经多次催促才得以解决;某物流企业反映,园区
配套道路坑洼不平,货车通行困难,协调相关部门后整改周
期长达 2 个月。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服务意识、专业能力
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匹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
果导向,重点打好“四场攻坚战”。第一,打好“精准招商”
攻坚战,在“选商择资”上求突破。招商不是“捡到篮子里
都是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聚焦“产业
链”招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和“目
标企业清单”,重点对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如光伏逆变器、
储能电池)、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如预制菜、功能食品)、新
材料高端应用(如电子级石英材料、环保涂料)等领域。7
月底前,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组建 3 个产业链招商专班,每
个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