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
平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
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在社
会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引领作用,体现在社会治理各
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
德治、智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发扬“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为社会治理现代
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面对社会治理日益复杂的现状,党组织要发扬“支部建在连
上”的优良传统,疏通党组织结构的“神经末梢”,打通党组织
体系“最后一公里”,建立和完善独立、有效、坚固的组织架构
和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把党的
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确保社会治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加强党组织体系化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
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加强组织建设,能为基
层党组织聚力,党的基层组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贯彻落实。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
全党的领导体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
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彰显;必须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触角”和工作“阵地”持
续延伸到社会治理最前沿,使党的基层组织有形、有效、有力地
嵌入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工作体系,
形成社会治理大联动格局。
(二)加强党组织网格化建设。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
创新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
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
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
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
社会治理党建模式的实践探索,网格化党建创新突破了以单位或
部门设立党支部的单一模式,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实际
需求。完善网格化管理,必须明确基层网格的权责范围,加强基
层网格资源的整合,从惠民生、顺民意出发,着眼于群众多层次
的需求,最大限度凝聚基层治理力量,打通基层治理堵点和难点,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三)加强党组织智慧化建设。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人民
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
再局限于线下服务,还有不断增加的线上服务,党组织的建设也
不再局限于线下建设,智慧党建与网络党建应运而生,社会治理
呈现“智慧化”“数字化”的趋势。党组织要根据群众需求不断
创新和发展,开拓智慧党建和网络党建新模式,实现线上社会治
理全覆盖、无死角。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简化社会治理事务、
优化治理结构,实现党建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利用网络党建
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增强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可及性,深
化党组织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群众对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关
注度和参与度,使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
二、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
理
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
层治理涉及多元群体对象、多项治理内容、多种服务需求,必然
需要多方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化党组
织政治引领作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
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是推动社会治
理现代化的关键。
(一)把党员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
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抓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