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筑牢廉洁执法防线 提升文化市场
治理效能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
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
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实际,共同探讨如何筑牢廉洁执法防线,
全面提升文化市场治理效能。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
洗礼,也是一次针对我们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的再动员、再部署。
文化执法工作,一头连着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一头系着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我们手中执掌的,不仅仅是法律的标尺,更是政
府的公信力和行业的形象。在当前社会深刻变革、文化产业蓬勃
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前所未有,肩负的责任
和使命也愈发重大。因此,持续强化廉洁执法意识,全面提升执
法规范化水平,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志而言,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
意义。下面,我将围绕“筑牢廉洁执法防线,提升文化市场治理
效能”这一主题,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廉洁执法工作的极端重
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
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法治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
出位置。作为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
度,深刻领会廉洁执法工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廉洁执法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全面从严
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关键是保证法律的
权威。文化执法工作是党领导下的具体行政行为,我们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能否做到廉洁自律、
公正执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文化领域的贯彻落实,
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执法领域
的任何一丝腐败和不公,都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侵蚀,都是对
法治精神的背叛。因此,把廉洁二字刻在心上、融入血脉,是检
验我们政治忠诚度、体现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
其次,廉洁执法是推动我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战略
目标和发展举措,力求将我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高地。一个
公平、有序、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环境,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
的基石。试想,如果市场充斥着违法违规经营,如果经营者想的
不是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而是如何“找关系”“走后
门”,那么市场的活力何在?产业的未来何在?我们文化执法队伍,
就是这个市场的“净化器”和“稳压器”。只有我们自身干净、
腰杆挺直,才能理直气壮地打击歪风邪气,才能有效地维护守法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为我市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保驾护航。
再次,廉洁执法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
变,对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服务的品质、文化环境的安全提
出了更高要求。从查处含有不当内容的出版物,到整治未成年人
违规进入娱乐场所,再到规范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我们的每一
项执法活动,都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痛恨的是执法不公、以权谋私,期盼
的是公平正义、清风正气。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将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
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用廉洁公正的执法实践,守护好人民群众
的精神家园。
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们全市文化执法队伍在市委市政府的
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3
年,我们共办理各类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 385 起,罚没款总额
达到 280 余万元。2024 年,这一数字增长到 450 起,罚没款总
额超过 350 万元。截至今年 8 月底,我们已经立案查处各类案件
近 300 起,罚没款总额近 250 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同志们辛
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新时
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比如,少数同志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还
不够强,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个别案件的自由裁量权行
使不够规范,存在畸轻畸重的风险;在面对人情、关系等考验时,
少数同志的立场还不够坚定,廉洁自律的防线还不够牢固。这些
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危害性极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
惕,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筑牢规范执法的“三道
防线”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针对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
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
从制度、能力、管理三个层面入手,系统性地构建起规范执法的
坚固防线。
第一道防线:完善制度机制,筑牢权力运行的“防火墙”。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害人害己。防
止权力滥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
要把持续完善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来
抓。一是要严格落实案件审核流程,实现权力制衡。我们必须不
折不扣地执行好“双人审核”与“一案一复查”制度。所谓“双
人审核”,指的是从案件的初步调查报告形成开始,到最终的处
罚决定书拟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两名或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参
与、签字确认。主办人负责起草,协办人或法制审核人员负责复
核。复核的重点不仅包括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
律是否准确,更要审查程序是否合法、裁量是否适当。这绝不是
简单的“走过场”,而是要形成真正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我
们正在设计《XX 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内部审核表》,将审
核要点逐一列出,审核人必须逐项核对并签署意见,确保责任可
追溯。所谓“一案一复查”,是在案件办结归档后,由局法制监
督科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地随机抽取已办结的案卷进行复盘式审
查。复查工作要独立于原办案单位,重点检查执法程序、证据采
信、法律适用、文书制作以及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情况。复查结束
后要形成《行政处罚案卷复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
见,并纳入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年度考核。通过这种“事前双审、
事后复查”的闭环监督模式,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经得起法
律和历史的检验,让权力运行始终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二是要
深化执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
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按照规定,将
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处罚标准、救济途径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
等渠道向社会全面公开。对于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除涉及国家
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