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干部挂职锻炼的年度工
作总结
根据 X 协作战略部署与组织安排,本人于 2024 年 8 月从 X
县绿色工业园区管委会选派至 X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挂任副局
长,为期一年。一年来,在 X、X 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 X 县工信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本人
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以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为己任,积
极融入、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挂职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学
习、工作与思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深度融入中夯实履职根基
挂职锻炼不仅是工作岗位的转换,更是政治能力与思想觉悟
的再提升。本人深刻认识到,X 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两地协作的亲历者与执行者,首
要任务便是提高政治站位,将个人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初到
X 县,为尽快熟悉县情、融入新环境,本人将调查研究作为履职
的“第一课”。一方面,通过深入学习 X 县政府工作报告、产业
发展规划及工信领域的各项政策文件,系统掌握了 X 县以“五
子四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与未来布局,为精准开展帮扶工
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实践出真知,以“一线工作
法”深入基层。在到岗后的前三个月,本人利用白天时间走访了
县内数十家重点工业企业及多个乡镇,深入车间一线查看生产状
况,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及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
细了解企业经营的痛点、难点与发展诉求。晚间则对当日调研情
况进行梳理复盘,研读相关政策,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从“外
来干部”到“本地骨干”的角色转变。通过虚心向 X 县工信局
的同事请教,学习借鉴当地干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与处理复杂
问题的宝贵经验,个人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工作的
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履行桥梁纽带职责,在精准对接中推动协作项目落地见
效
挂职干部的核心职责在于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两地资
源互补与优势整合。在工作中,本人始终将推动 X 县与 X 县的
深度协作作为主线,积极串联派出单位 X 县绿色工业园区及后
方区域的资源优势与 X 县的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推动了一系列
帮扶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在两地共
同努力下,协作帮扶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消费帮扶,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针对 X 县
优质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积极对接 X 县绿色工
业园区内企业及相关单位的采购需求。通过组织专场推介会、线
上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累计协助 X 县采购特色农产品总额超
过 115 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第二,聚焦民生福祉,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协调后方资源,
在 X 县设立了“X 控股奖教助学基金”,首期 15 万元助学金已
在 X 县教育局的协同配合下,精准发放到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
手中,以实际行动传递了 X 协作的温度。
第三,构建产业联动,促进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 X 县的
优势企业与 X 县本地企业建立了常态化供应链合作关系。例如,
成功促成园区内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与 X 县一家零部件生产商签
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搭建起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桥梁,提
升了区域产业链的韧性与协同效应。
第四,拓展高端平台,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积极利用自身
信息渠道,成功为 X 县对接了 2025 年国家博览中心举办的相关
展会等国家级、省级展会资源,为 X 县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企业
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了“X 制造”的知名度与
美誉度。
第五,创新帮扶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在 2025 年,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动员后方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农田认筹活
动,成功认筹农田 80 亩,募集资金 20 万元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探索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第六,强化人才交流,破解就业结构性难题。针对 X 县部
分群众就业渠道不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联合两地人社部门,
组织开展了 20 余期面向高新技能人才的线上直播推岗活动,累
计提供优质就业岗位 2375 个,为 X 县劳动力资源搭建起通往高
质量就业的“云端桥梁”,实现了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与优化配
置。
三、聚焦企业发展痛点,在精准施策中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在 X 县工信局挂职期间,本人始
终将服务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深
入调研发现,“有货难卖、市场不宽”是制约 X 县部分中小企业
发展的突出痛点。为此,本人主动发挥自身在产业园区长期积累
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将“打通销路、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