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汇报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推进高质量转型发
展、实现全面振兴的攻坚五年。编制一部高质量的“十五五”规
划,事关全市发展全局,事关长远战略布局,意义重大,责任重
大。我们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
全局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
推进,扎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转型发
展。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汇报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
作的系列重要部署,以及 X 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听
取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关于规划基本思路的汇报,集思广益、凝
聚共识,共同谋划好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刚才,市发展改
革委和相关单位、各县区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体现了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准备。下面,我再讲几点
意见。
一、科学总结“十四五”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新阶段时代方
位
谋划未来,必须立足当下,回望过去。“十四五”以来,面
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
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前行,
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的经
济总量持续攀升,2023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XX 亿元,预
计到 2025 年底,能够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地区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 5%左右的目标。更为可喜的是,发展的质量和结
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非煤产业产值占比在
2024 年底已提升至 59.7%,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绿
色食品为代表的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第三产业增加
值占比在 20XX 年就已达到 49.38%,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标志
着我市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历史性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
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坚
定了我们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处的历史
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从宏观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深入发展,国家深入推进 X 区域一体化、X 区域崛起、X 北部
全面振兴等多重战略叠加,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但同时,也
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区
域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仍在持续,科技创新
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短板弱项依然突出。这些都是我们编
制“十五五”规划时必须直面和破解的课题。因此,我们必须坚
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形势,既要看到“形”的
波动,更要把握“势”的主流;既要正视“危”的挑战,更要善
于抓住“机”的有利条件,切实做到在战略上保持主动,在战术
上精准有效。
二、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科学确立“十五五”奋斗目标
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的是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
目标。这需要我们胸怀“国之大者”,紧密对接国家和 X 省的战
略部署,同时立足 X 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做
到既“顶天”又“立地”。
要牢牢锚定“一城一基地”的城市发展定位。“一城”,就是
要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现代化
高品质城市。“一基地”,就是要打造成为在 X 区域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深加工
基地。这个定位,是我们基于自身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作出
的战略抉择,是统领“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总纲。规划
编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纲来展开,将这一定位具体化、指
标化、项目化。
在具体目标设定上,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兼顾需要
与可能,做到积极稳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初步考虑,到
2030 年,我们的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第一,综合实力实现新
跨越。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力争
到 203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XX 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第二,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产业转型升
级取得决定性进展,非煤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75%,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5%以上。现代
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幅提
升。第三,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力争
达到 2.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创
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引擎。第四,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城市
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
村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趋融合。
第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
济增长基本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的生产
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十五五”重点任务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必
须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谋划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
措和支撑项目,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