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
民风”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开展专题研讨,
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
行动,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党风正则
民风淳,社风清则人心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
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
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作为政府职能
部门,我们身处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第一方阵”,必须深刻
把握党风与社风民风的内在逻辑,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
数”,以党风“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下面,结合学习思
考和工作实际,我谈三点体会:
一、深刻把握“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政治逻辑与历
史必然
党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集中体现,社风民风是社会
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二者同源共生、相互作用:党
风是“风向标”,决定社风民风的方向;社风民风是“晴雨表”,
折射党风建设的成效。从政治逻辑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
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
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一根本立
场决定了我们党必须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凝聚社会共识。
从历史经验看,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制胜密码。延安时期,我
们党以“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
与自我批评)涤荡旧风陋习,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政治
生态,带动陕甘宁边区“十没有”(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
绅等)的清廉政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以“执政党的党风问
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为警示,推动“五讲四美三热爱”
活动,重塑了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纠“四风”、树新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带动社
风民风持续向好——这些历史实践深刻印证:什么时候党风正,
什么时候社会就风清气正;什么时候党风强,什么时候群众就心
齐气顺。
从现实需求看,这是应对风险挑战、推进事业发展的迫切需
要。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期,
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内部改革任务艰巨,各种利益矛盾交织,群
众对公平正义、民生福祉的期待日益增长。如果党风不纯、作风
不正,就会消解群众信任、涣散社会合力。去年,中央纪委国家
监委通报的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中,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占比仍超四成;从我们局系统近年开展的
作风督查看,仍有个别干部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重
留痕、轻实效”等问题。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党风建设须臾不可
放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把优良党风转化为引领社
风民风的强大动能。
二、找准“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实践路径与关键抓
手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结合我
局职能职责,要重点在“三个引领”上下功夫,推动党风与社风
民风同频共振。
一是以“政治引领”铸魂,厚植社风民风的精神根基。 党
风的核心是党性,社风民风的根本是价值导向。我们要把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深
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特别是要结
合主题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
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厚植“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比如,针对
群众反映的“办事流程繁琐”问题,我们去年推行“一窗通办”
改革,将 21 项高频业务办理时限压缩 60%,群众满意度从 82%
提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