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大整治大 提升专项行动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暨党建引领网格 化高效能治理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和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市关于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新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下 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压实责任,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基层治理的高效能推 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市有关会议精神,相关单位作了很好 的交流发言,既有对过往工作的深刻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 深入思考,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全市发展大局,讲三 点意见。 一、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 的政治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 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市 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和长期艰巨性,以对人民群 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在肯定成绩中正视问题。近年 来,全市上下协同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目前,2024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我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 天数已达221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 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这一系列成绩的取 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凝结着奋战在生态环保一线 同志们的辛勤汗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保 护的成果尚不稳固,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 解。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 盼,我们的工作仍存在差距。部分区域的扬尘管控精细化水平 有待提升,个别河流水体在汛期等特殊时段水质仍有波动,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一些干部在思想上还存在“歇歇 脚、松口气”的倾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 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逐 项分析根源、明确对策、销号管理,决不能让问题过夜、让隐 患坐大。 (二)聚焦关键核心指标,在精准施策中攻坚克难。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定点爆破。要锚定上 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 卫战。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要突出一个“控”字。核心是 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总量。工业源方面,要持续推进重点行 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对不能稳定达标排 放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整治。移动源方面,要加快公 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替代步伐,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编码登记 和使用监管。面源方面,要全面升级扬尘管控标准,施工工地 必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道路保洁要向“以克论 净”的更高标准迈进。根据上级市的总体规划,到2025年 底,全市PM2.5年均浓度要稳定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比例力争达到70%以上,这是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 完成。在打赢碧水保卫战方面,要突出一个“治”字。根本在 于系统治理、全域治理。要巩固提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 成效,严防返黑返臭。要加快补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确 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力争到明年底达到75%以上。 要强化对*河、*河等重点流域的常态化巡查和水质监测,落 实“一河一策”,保障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必须 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守护好南水北调生命线,确保“一渠清 水永续北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必须始终保持 在100%。在打赢净土保卫战方面,要突出一个“防”字。关键 在于源头预防、风险管控。要持续巩固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 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必须稳定在100%。要加强对重点行 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与监管,严防新增土壤污染。 要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 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 源头上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的安全。 (三)统筹保护修复治理,在系统思维中筑牢屏障。生态环 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 统治理。要跳出“就环保抓环保”的局限,把生态保护与修复 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去推动。要加强生态空间 的保护与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 上线,为城市长远发展留足生态空间。要结合国土空间规 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 产生活方式。要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 造林、湿地恢复、矿山治理等多种手段,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 和稳定性,为全市发展筑牢坚固的绿色屏障。 (四)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在同向发力中凝聚合力。生态环 境保护,人人有责,但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 治责任。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 必须”的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各 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 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 好监管责任,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 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监督管理作用,敢于较真碰硬,严格执法。